綜合性体育赛事直播,电竞与棋牌在线娱乐平台
来源:《文器》自媒体 |作者:甘肃省平凉市地方志办公室副主任 朱克雄 | 责编:梁纪委
朱姓是中国最有影响的著名大姓之一,朱姓在宋版《百家姓》中,排名为第17位,在当今中国人口超过1%的19个姓氏中,占杜塞尔多夫队客场斩获三分,士气高涨了汉族人口1.26%,总人口大约1500多万,是当今中国第14大姓。在中国历史上,朱姓曾经建立过三个王朝,第一个是朱蒙建立的高句丽,第二个是五代十六国时期朱温建立的后梁,第三个是朱元璋建立的明朝。庞大的朱姓人群分布于全国各地,在中国各个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领域曾经发挥过重大的作用。
一、中华朱姓源流
关于赤心木--“朱”字的含义,“朱”字在最古老的甲骨文和金文中写作“本”或“米”,小篆写作“米”。在现代汉语中,“朱”字的含义是“红色”。在杜塞尔多夫队客场斩获三分,士气高涨我国最古老的汉语词典--《说文解字》里,对“朱”字作了这样的描述“朱,赤心木,松柏属。从木,一在其中。”原来,“朱”字最原始的意义并非红色,而是一种树心为红色的树木。古文学家说古“朱”字是“合体指事”文字,兼有象形和指事的特点。清代文字学家段玉裁说朱是赤心木,所谓“赤心不可象,故以一识之”。就象“本”字的“一”指树下,“末”字的“一”指树上,“朱”字的“一”指树中。
中国最古老的姓氏的形成,是远古的先民们对图腾崇拜的结果,他们往往以某种动物或植物作为氏族群体的神圣象征,并认为全体氏族成员都为这种图腾的后裔。在采集农业的原始阶段,人类主要生活在森林地带。对这些赖以生存的树木植物,人类本能地产生出各种依恋、亲切、敬畏甚至崇拜的情感和心理。其中便有这么一支血缘氏族群体,对他们周围的赤心木产生了这种神秘而深厚的特殊情感。他们把这种赤心木叫做朱木,并把它当作本氏族的神而崇拜,认为自己就是这种神圣的朱木的后裔。于是,朱木便成为这个氏族的族徽和图腾,这个氏族便把自己称为“朱”氏族,久而久之,这一习俗被本氏族代代相承,并得到了周围其他氏族的普遍认同。于是,作为后世一部分朱姓的血缘先祖--古老的朱氏族便形成了。人过留名,雁过留声。古代的朱人不但把朱木当作氏族的图腾,把自己氏族叫朱氏族,且往往将他们栖息、生活的地方也叫做朱或朱方。那么,最早的朱方在哪里?因史无明载,我们今天已无从查考。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即最早的朱方,当在生长松柏类赤心木的我国华北地区。因此,最古老的朱氏族,也应当发源于中原和华北地区。当我们按照上古史的演进轨迹去探索朱氏族时,我们发现了文献所记的最早朱地是古朱骧氏所居的朱。《路史·后纪》记载:“朱骧氏都于朱。”这里的“朱”地,典籍又写作“株”,在今河南淮阳县境内,《续汉书·郡国志》因此有“陈有株邑,盖朱襄之地”的记载。因此,虽然我们不能武断地认为今河南淮阳境内的古朱地是朱姓的发源地,那至少应是古代朱人早期的迁徙地。在最早的文字材料甲骨文中也有“朱”地,如“卜宾……在朱”、“田朱”。这里的“田朱”即在朱地狩猎,朱为地名,当在河南境内离商都不远的地方,很可能就是上面的淮阳县古朱地。由此可见远古朱人至商代仍有一部分居住在今河南境内。后世河南成为朱姓的一大郡望,很可能即与此有关。大约在三皇五帝时代,北方和中原的朱人大批南迁江南,最后徙居、散布在我国的西南地区。这些朱氏先民南迁之后,便把原在中原北方地区的地名“朱”也搬到了南方。但这时的朱地已不止是指称某个地名,而是泛指整个朱人所在的西南地区。这种观念不久便得到了周边氏族的认同,所以中国古代先人不但把我国西南方叫朱方,甚至把西南天空叫朱天。朱人南迁之后,仍崇拜朱木为图腾神,但已不能寻见北方松柏类赤心木了,于是,朱人便以南方生长的赤色木取而代之,仍叫朱木,这就是《山海经》中所记西南地区的“朱木”。今天云贵地区朱姓较多,可能也与此有关。作为朱氏族图腾的神树--朱木,在今存的上古文献中仍能找到一些蛛丝马迹。
朱姓起源主要有五大支系:朱骧氏之裔、曹姓、狸姓、子姓和外族的改姓。
第一支出自朱骧氏。朱骧氏族是以蜘蛛为图腾,亦有认为是以赤心木(一种树心为红色的树)为图腾,活动于河南淮阳一带的部落,其后有朱姓,有5000多年的历史。朱姓的第一个名人是舜臣朱虎。朱虎氏族或为朱骧氏的后裔,朱虎的子孙表现不俗,西周的名隐士朱张,战国时齐人朱毛,魏国大力士朱亥,西汉中邑侯朱进等名人均称是朱虎的后代。在先秦时一直活跃在冀鲁豫地区。
第二支出自曹姓。黄帝之裔高阳氏颛顼之后,祝融氏吴回之子陆终的第五子安,曹姓。曹部落以枣为图腾,始居于陕西周至,后东迁河南灵宝东的曹阳,舜、夏至商初,曹人一直居于曹阳。商朝初再东迁河南滑县东的漕邑,殷商初,曹人被迫东迁于山东定陶。曹部落中有一支朱氏族,居住在曹阳之西南的朱阳,朱人随曹人而迁移,商朝时迁移到河南淮阳原朱襄氏居住过的地方,春秋时为陈国的株邑。西周初,周武王封女婿妫满于陈,夺株邑并入陈国,并封曹姓朱人的后裔曹挟于邾,今山东曲阜东南南陬村,建立邾国,为鲁国附庸。公元前614年迁到绎,今山东邹城东南纪王城,一部分邾人南迁朱方,今江苏丹徒东南。战国中叶,楚宜王灭邾国,并迁邾人于楚的邾地,今湖北黄冈西北。邾人遂以邾为氏,继而去邑为朱姓。曹姓朱氏是朱姓中最主要的成分。在先秦时期,曹姓朱氏一直活动于豫鲁苏鄂地区,曹姓朱氏的历史也有2400年。汉朝时沛国(今江苏徐州)成为朱姓最重要的繁衍中心和发祥地。
第三支系出自狸姓。帝尧之子丹朱之后,以名为氏。因丹朱封在丹水流域,在今河南淅水地区,古号丹朱。舜封丹朱为房邑侯,故称房侯,别为狸姓。丹朱部落被舜打败后,族人四散居于河南、河北、山东、湖北、湖南等地,其中一支以丹朱的名为氏。隋唐时期,其后代在沛国相县发展为望族。狸姓朱氏的历史也有4000年之久。
第四支源自子姓。周成王封商纣王之庶兄微子启于宋,以奉商祀。战国后期公元前286年,齐国灭宋。居于江苏砀山的宋微子之裔公子朱的后代以先祖名为姓。秦汉之际徙于河南南阳,东汉时已发展成朱姓大族,直到唐宋时期,南阳朱姓仍是朱姓中的著名望族。子姓朱氏的历史有2300年。
第五支系外族和其他姓氏的改姓。从三国以来,重要的由其他姓氏改姓朱的有胡、康、李、范、舒、施等姓,尤其明朝帝王的赐国姓朱,其人数之多、数目之大,是历史上罕见的。魏晋隋唐时,北方战乱和民众大迁移,中原百姓中融入了大量外族的血液,朱姓中也流入外族人的基因。最主要的有:西汉的南越族的朱氏,北魏时鲜卑族慕容部的可朱浑氏族,宋朝金国的女真人兀颜氏族,清朝满洲八旗的乌苏氏、朱佳氏、珠锡哩氏等氏族的集体改姓朱。这些外族与汉族长期混居后最终同化为汉族。
朱姓的迁徙。一是邾国遗民的迁徙。纪元前11世纪,周武王封曹侠于邾。从此,曹姓的主支就从山东定陶古曹国一带迁徙至山东邹县,在这里开疆拓土,建立了历史上的邾国及其分支小邾国。这支曹国遗民继承了东夷邾氏族的蜘蛛图腾,以国号为姓,自称为邾氏。早期的邾国,因国小势微,对当时历史的影响无足轻重,故而先秦经典对其记载语焉不详。好在在现已散佚的先秦典籍《世本》中,曾详细记载过早期邾国的世系。明万历时人颜新吾在其《陋巷志》中,也有同样的记载。根据这些有关邾国的一些断简残篇、野史家谱,我们还可较清楚地勾勒出早期邾国的传袭世系。公元前471年邾隐公被越人俘虏,隐公之子、桓公革之弟邾何被越国立为邾国君主之时,历史已进入战国时代。邾君何继位后,同样昏庸无道,邾国迅速没落。邾国较清晰可考的连续世系,至此终结,战国时的邾国,已经是名存实亡,甚至连国名也有变化,而改称邹国了。这个时期,邾国在各诸侯国的关系中,已远没了春秋时期的地位和作用,甚至极少有机会参与当时的重大政治、军事活动。也正因为如此,邾与邻国的国界已不甚分明,人们的国境观念已被淡化。许多别国的文化贵族们纷纷迁徙到礼乐之邦鲁国较近的邾国居住。与此同时,鲁国的先进礼乐文化也扩展、传播至邾,使邾国地区的文化有较大的发展,甚至能与鲁国相提并论,形成了“邹鲁文化”或“邹鲁遗风”。 国破家亡之后,邾人被迫离开世世代代生死于斯的故国家园,开始从邾国向四方逃散。楚灭邾后,将亡国邾君及部分被俘王室成员强迫迁离邾国,迁徙到楚国内地的邾城(今湖北省黄冈县西北黄州乡禹王城)居住。邾城即因邾国遗民于此而得名,汉代还于此设置了邾县。邾亡后,大批邾国王族成员和普通邾人,则主要向北或西北逃亡,因为北面的齐、鲁和西北中原诸国,在当时都是楚国的公开或潜在的敌人。其中,特别是邾国北邻鲁及齐国,更成为邾国遗民的主要避逃、分布之地。邾国遗民的四处逃散,同时便把曹姓邾人的血缘种子撒向四方大地。亡国的阵痛孕育出许多新的生命。这些新生后的邾人子孙,具有强盛的生命力,他们迅速地在四方大地上生根、开花、结果、繁衍、裂变进而茂盛兴昌。他们中的一部分仍然以国名“邾”为氏,另一部分则以另一国名“邹”为氏,还有一部分以国名邾娄中的后一字“娄”为氏。而其中有一支以邾字去掉邑旁--“朱”为氏的邾国后裔,最为兴旺发达。二是春秋战国后朱氏的迁徙。春秋以前,作为后世朱姓主体部分的曹姓朱氏尚未形成,早期的朱姓历史舞台自然都由发源于古老朱氏族的非曹姓朱氏占领。这个时期有史可查的朱姓人物,除了上章提到的非曹姓朱氏开基始祖如朱襄氏、丹朱、朱虎外,还有朱汗漫和朱张。朱汗漫曾耗尽千金家财去学习屠龙技术,3年之后学有所成,但却无用武之地。朱张则是西周时期的著名隐士,属于朱虎的后裔,孔子在《论语·微子》中曾把他列入古代“七大逸民”。 春秋战国之世,诸侯混战,群雄并起,天下大乱。作为朱姓主体,刚从亡国阵痛中新生出来的朱氏族姓,因力量太过弱小,族姓太过稚嫩,根本无力在当时的中国历史舞台上叱咤风云,称雄天下,甚至也没有能够独当一面,雄霸一方。相反,这一阶段的朱姓,大都湮没于当时的历史洪流之中,以至在经典文献中很难找到他们的踪迹。而其他来源的几支非曹姓朱氏,在战国时期也衰微不振,默默无闻。当然,朱姓整体的衰微,并不妨碍朱氏族姓中个别优秀人物的产生出现。正是根据文献中的零星记录和这少数人物留下的蛛丝马迹,我们才可以尝试粗略地勾勒这个时期朱氏发展的大体脉络和轮廓。据我们所接触的资料,整个战国时期的朱姓,见于典籍记载仅有4人,他们是:魏人朱亥和朱仓、楚人朱英和莒人朱厉附。朱仓是战国魏惠王(前369-前319)时代的一个谋士,曾为魏王献上一计,使齐国将魏国留在齐国作人质的太子放回魏国,事见《战国策·魏策二》。朱厉附是战国莒穆公之臣,虽然不为莒穆公重用,但却以德报怨,为君殉死,事见《万姓统谱》。朱英则是战国末年楚国观津(今山东观城县)人,楚相春申君的门客和知己朋友。曾以“无妄”之论劝春申君杀李园以绝后患。春申君不听,朱英恐祸及其身,遂逃隐山林,不知所在。事见《战国策·楚策四》与《史记·春申君列传》。在战国朱姓中,最著名的人物当推魏国人朱亥。朱亥本是开封市的一个屠夫,但很有勇力,被魏公子信陵君(魏无忌)聘闲为勇士。公元前257年,他与信陵君策划窃符救赵。在与魏将军晋鄙合符时,朱亥用袖中所藏40斤重的大铁锥将晋鄙打死,夺权代将,遂解邯郸之围。事见《史记·信陵君列传》。此外,还有一些见载于朱姓族谱上的战国朱氏人物,如敦睦堂谱中的楚上官大夫朱胜、丞相府参军朱章,念兹堂《黄金园朱氏六修支谱·明万历甲午初修序》中韩魏上将军朱隆,吴郡朱氏始祖朱洪基等等。战国之世,(曹姓)朱氏主要有四大支:一支留居沛国相县,并出仕附近的鲁、莒、齐国,如沛国始祖朱柁、莒穆公臣朱厉附等即是;一支居吴国也即今江苏苏州一带,形成吴郡朱氏的前身;另一支则是居于魏国的那一支,以朱仓、朱亥为代表;再有一支则是楚国的那支朱氏,以朱英为代表。朱姓最初发源于今河南东部淮阳古朱襄氏故地和山东西南部邹县一带,此后因为各种不同的原因在全国各地转辗迁徙,到隋唐时期形成所谓朱氏十一大派,即山东、吴郡、庐陵、鄱阳、建阳、曲江、南阳、冀州、汴梁、扬州、濮阳等朱氏十三望。朱姓最原始的发源地有两个:一是在今河南淮阳,这是远古时候的朱氏族在所地;一是在今山东邹县一带,这是曹姓朱氏的前身,古老的邾氏族的所在地。朱姓的迁徙早在上古时代就已经开始。据文献记载和考古资料表明,早在三皇五帝时代,就有一支崇拜赤心木的朱氏族由中原迁徙到江南甚至远至西南地区。雁过留声,人过留名。这支南迁的朱氏族人,把他们在北方居住地的地名--朱,也带到了南方。于是,古人把我国南方称为“朱方”,把西南的天空叫做“朱天”,还把南方生长的一种赤色树木叫做“朱木”。这些都是朱姓氏族南迁的历史痕迹。当年朱姓的一位肇姓始祖--尧帝的儿子丹朱被舜帝打败,他的一部分子孙为了逃避舜帝的迫害打击,就曾向南方迁徙,一直到达今湖南宁远九嶷山一带的“苍梧之野”。这支南迁的朱姓把他们始祖丹朱的陵墓也带到了苍梧,因此《山海经·海内南经》有丹朱葬于苍梧的记载。今天,中国西南地区多朱姓,很可能就与此有关。春秋战国时期是朱姓第一次大迁徙的时期。据文献记载,曹姓朱氏在邾子国灭亡之后,开始大规模向外迁移。邾国君主和一部分被俘的邾国王室成员被强迫离开世代居住的邾国故地,迁徙到当时的楚国内地邾城,也就是今湖北省黄冈县一带。邾城即因邾国遗民而得名,汉代还于此设置了邾县。大批邾国王族成员和普通邾人,则在国破家亡之后主要向北或西北逃亡,因为北面的齐、鲁和西北中原诸国,在当时都是楚国的公开或潜在的敌人。其中,特别是邾国北邻鲁及齐国,更成为邾国遗民的主要避逃、分布之地。氏书记载,小邾国的后裔朱氏则有一部分南逃到阊门,成为后世吴郡朱氏的祖先。邾国遗民的四处逃散,便把曹姓朱氏的血缘种子,撒向四方大地。他们迅速地在四方大地上生根、开花、结果、繁衍、裂变进而茂盛兴昌。与此同时,许多非曹姓朱氏也因为避难、征战和其他原因在中原各国间迁徙。如丹朱后裔朱氏有一支迁到沛国相县,构成沛国朱氏的一个组成部分;宋国后裔子姓朱氏的一支,自宋国迁江苏砀山,然后再迁河南宛县。战国时期,朱姓主要分布在中国北方的山东、江苏、洞南、安徽、湖北一带。其中,安徽江苏交界的沛国朱氏和吴郡朱氏,都在这个时候开始形成。三是两汉时期朱姓基本上没有大规模的迁徙。这个时期朱姓的迁徙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太平时期因做官、经商、求学、避难、婚姻等原因而产生的各种正常的小规模移民;一种是由国家政策实行的强制性小规模移民,但都不是大规模的。小规模的正常移民,使得朱姓在汉代的分布更加广泛。据记载,当时在今河南、山东、安徽、江苏、陕西、湖北、江西、浙江、四川等中国主要省份,就都有朱姓族人分布。但这个时期朱姓相对集中并形成地方望族的有沛国朱氏、吴郡朱氏、平陵朱氏、南阳朱氏、都昌朱氏等数支。汉代朱姓移民中值得一提的是因国家政策性移民而形成的山东朱氏向陕西地区的迁徙。当年西汉历代皇帝为了护卫五陵地区的汉朝皇帝陵园,实行从全国各地向陕西皇陵地区的强制性移民。被移民的多是全国各地的大族豪强。当时参加这一移民的朱姓,最著名的有两支:一支徙居杜陵(今陕西西安市东南),形成杜陵朱氏,后裔有汉哀帝时丞相朱博;另一支则居守平陵(今陕西咸阳市西北),后来发展成著名的平陵朱氏,出了一位优秀人物朱云。四是三国时期朱氏的迁徙。这一时期,中原地区的朱姓有一部分向东南吴国地区迁徙,另有一部分则向西南蜀国地区迁徙。五是两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华民族大动乱和大迁徙的时期,也是朱姓历史上第二次大规模迁徙的时期。这个时期,朱姓的迁徙仍呈自华北向东南迁徙的态势。因五胡乱华,中原战乱不停,一方面是中原地区的汉族朱姓在“永嘉之乱”后大规模向东南地区移民;而原来居住于江南的朱姓,则由江苏原居地继续向周围地区发展。另一方面是原居在中国北方地区的胡人少数民族渴浊浑氏开始进入中原地区,改姓朱氏,加入中华朱姓的队伍。这个时期,汉族朱姓在全国的分布比两汉时期更加广泛,但又相对集中于东南部的江浙地区,形成了朱姓居江南大姓之首的局面;其次是安徽、福建、江西、湖南、湖北、四川等地的少数民族朱姓,则相对集中在河南的南阳、洛阳等地。六是隋唐是中国的太平盛世,这个时期朱姓的迁徙有新的变化,即由原来的自华北向东南迁徙转变成多方位的移民。这个时期,朱姓的移民也大都是正常的小规模移民。这使得朱姓在全国的分布更加广泛。这个时期值得注意的是朱姓自华北向东南的迁徙速度在放慢,因而在北方中原地区,出现了几支较大的朱姓族群:一支是割据北京数十年之久的昌平朱氏,一支是永城谯郡朱氏,一支是后梁皇族朱温家族。七是五代宋元时期是朱姓历史上又一个迁徙较频繁的时期。这个时期朱姓的迁徙又恢复了华北向东南的纵向迁徙态势。由于五代中原战乱和宋代金兵入侵,使得中原地区的朱姓再一次大规模地向南方移民,仍主要集中在东南江浙地区,其次是广大江南地区。而原居江浙一带的朱姓,又向闽粤、岭南一带迁徙。这个时期较重要的朱姓移民有朱熹家族由安徽歙县黄墩经江西婺源向福建建阳一带的移民。八是明清时代是朱姓移民史上的又一次高潮。这个时期朱姓的迁徙更加频繁,更加复杂,迁徙的方向也由原来的自北向南纵向迁移,改为自中国内地向四周辐射和各地交叉式的迁移。这个时期,一个最值得重视的现象就是明代凤阳朱氏由凤阳经南京、北京向全国各地的大迁徙。明朝建立以后,大封皇族凤阳朱氏子弟到全国各地为王,这支享有各种特权的朱氏皇族因此得到迅速发展,到明末已发展到数十万人口,遍布全国各地。明朝政府实行“江西填湖广,湖广填四川”的移民运动,大批朱姓成员也参加了这一移民运动,因而形成了朱姓历史上的一次自东向西的横向移民。正是在这一背景下,大批江浙地区和江西地区的朱姓迁到湖南、湖北、广东地区,而许多原居湖南、湖北、广东地区的朱姓又向四川地区迁移。这一移民运动一直持续到清代。与此同时,朱姓的迁徙还有这样几种大的趋势:一是一部分山西朱姓在明代初年奉政府之命从山西大槐树下出发,移民到山东地区;一是一部分江苏、江西和内地朱姓奉命自内地随军人居西南的云贵地区。明朝灭亡后,作为国姓的朱氏为了逃避迫害,再一次大规模地迁徙。这一次的迁徙也是向四方辐射,但与明初向各大小城市的迁移不同,朱姓这次的迁徙是由城市向偏僻山区、由内地到边远地区、由大陆向海外地区迁徙。自公元1644年明朝灭亡开始,整个朱氏族姓都随着凤阳朱氏的衰落而进入了一个萧条和滞缓的时代。可以说,有清一代,是朱姓历史发展中的低潮阶段。当此之时,朱姓过去的辉煌一去不复再现,既没形成汉晋军武巨族,也没有出现过朱熹式的伟大文化名人,更没有产生像明代帝王那样的至尊家族。这时的朱姓,基本上处于一种压抑的衰微不振状态。然而,就是在这种高压环境下,仍有许多优秀的朱姓子孙,他们不求在政治、军事上发展,却将全部的智慧和精力投身于学问和文化的研究与创作之中,并作出了许多令人瞩目的成就。特别应该重视的是,明清时期以凤阳朱氏为代表的朱姓族人,已经开始由中国大陆向台湾及海外第一次大规模地迁徙。如明初建文帝向海外的逃亡,明末朱姓族人向台湾、日本、朝鲜、南洋地区的大规模移民。九是近代以来,朱姓的迁徙更加频繁复杂,迁徙的路线、方向更加繁多。其中最值得重视的迁徙,一是全国各地广大朱姓向北京、上海、广东等地区集中;二是随着国民党政权的退守台湾而产生的大陆朱姓再一次大规模迁入台湾;三是随着中国国门的打开而出现的大批中国朱姓向欧美及世界各国的开拓性迁移。时至今日,随着族姓的日益壮大,朱氏族人的人口流动更加频繁,发展更加迅速。作为中华民族的主体姓氏之一,朱姓族群在历史上的迁徙,基本上与整个中华民族的迁徙、移民历史同步。可以说,朱姓的迁徙轨迹,在某种程度上也就是中华民族的移民轨迹。中华历史上的移民,总体上呈由北向南迁徙的态势,朱姓在历史上的迁徙轨迹,总体上也是由北向南迁徙。
朱姓的分布情况:经过数千年的繁衍壮大和转辗迁徙,到今天,朱姓已发展成一个拥有近两千万人口的中华民族主体姓氏,是中国大陆地区人口数居第14位的大姓。不但在中国大陆地区,在中国的台湾、香港、澳门地区和与中国相邻的朝鲜、越南和新加坡等地区,朱姓也成为当地的主要姓氏之一。朱姓是历史上中国大陆通台湾的先行者。早在公元607年,隋羽骑尉朱宽便奉隋炀帝之命与何蛮一同来到台湾了解情况,第二年又奉命再往台湾。这是见于文献记载最早的大陆官员涉足台湾。朱姓大量入台,是在明朝末年,当年朱氏大明王朝灭亡,以宁靖王朱术桂为首的大批朱氏皇族成员随郑成功父子渡海来到台湾。这批明室皇族后裔在台湾生活、居住了几十年,虽然到公元1682年康熙攻陷台湾时,他们中部分被强迫迁回内地,但理应有一部分仍留在那里。另据《中华文化百科全书·氏族》记载,康熙二十二年 (1683),有诏安人朱某人垦台湾大目抬堡麻产庄;乾隆五年 (1740),大陆人朱某与温姓助垦首郑大谋,垦竹北二堡宵里祖;乾隆五十二年,有泉州人朱馄侯与人合作开垦台北海山堡、北抽坑子庄等处;乾隆间人台拓荒的还有福建人朱英水等垦竹南一堡公馆庄;又有朱、温二姓组织开拓机构名叫“诸协和”,在桃园地区从事垦拓;嘉庆十二年(1807)有朱芦观与庄民重修台湾凤山寺;咸丰三年(1853),泉州人朱某移居台湾,初居今基隆市,后徙居彭佳屿。福建长泰人朱一贵,移居台湾后,托称为明室后裔,于1721年率众起义,轰动一时。民国晚期,随着国民党政权退守台湾,又有大批朱氏族人随之迁台,形成朱氏人台的第二个高潮。朱姓在今日台湾,只是中等大姓,而且族姓的发达也远比陈、李、吴、黄等姓要差。这应是清代朝廷压抑台湾朱姓所遗留下的不良后果。台湾朱姓,现在也建有自己的宗族组织--台北市朱氏宗亲会,由朱士刚先生任理事长,会址设在台北市罗斯福路三段二六九巷七十二号。在中国台湾地区,朱姓是第32大姓,族人主要集中分布在台湾的新竹、台南、基隆等地。
关于朱姓的源流变迁,其族中有一首诗云:“沛国源流太祖宗,砀山移楚到句容。流来楚水分支派,望出吴山寄迹踪。直上南京居凤阳,又转徽州婺源中;继承祖业兴邦国,乔迁福建振文风。朱氏后裔遍天下,福建江西入广东,再沿西江入桂境,粤桂朱氏多同宗;立谱铭记真纪源,世代裔孙颂宗功。”朱姓的主要郡望地有:“吴郡、沛郡、河南郡、凤阳郡、丹阳郡、太康郡、钱塘郡等;重要堂号有:“沛国”、 “凤阳”“紫阳”等。至今,朱姓后裔已遍及全各地,人口有数千万,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1.26%;在中国姓氏人口排列中,为第14位。其中,以江苏省朱姓人口最多,占该省姓氏人口的首位;其次是云南省,朱姓人口在该省姓氏人口中列第4位。
二、朱姓趣诗名联
1.诗词
《近试上张水部》
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
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
——朱庆余
《酬朱庆余》
越女新妆出镜心,自知明艳更沉吟。
齐纨未足时人贵,一曲菱歌敌万金。
——张水部(张籍)
《沁园春·咏乳》
隐约兰胸,菽发初匀,玉脂暗香。似罗罗翠叶,新垂桐子;盈盈紫药,乍擘莲房。窦小含泉,花翻露蒂,两两巫峰最断肠。添惆怅,有纤褂一抹,即是红墙。
偷将碧玉形相,怪瓜字初分蓄意藏。把朱栏倚处,横分半截,琼箫吹彻,界住中央。量取刀圭,调成药裹,宁断娇儿不断郎。风流句,让屯田柳七,曾赋酥娘。
——朱彝尊
《好事近·渔父词》
摇首出红尘,醒醉更无时节。活计绿蓑青笠,惯披霜冲雪。晚来风定钓丝闲,上下是新月。千里水天一色,看孤鸿明灭。
——朱敦儒
《送春》
风烟节物眼中稀,三月人犹恋褚衣。
结就客愁云片断,唤回乡梦雨霏微。
小桃山下花初见,弱柳沙头絮未飞。
把酒送春无别语,羡君才到便成归。
——朱弁
《野卧》
天作罗帐地为毡,日月星辰伴我眠。
夜间不敢长伸脚,恐踏山河社稷穿。
《咏雪竹》
雪压竹枝低,虽低不着泥。
明朝红日出,依旧与云齐。
《骂文士》
叽叽喳喳几只鸦,满嘴喷粪叫呱呱。
今日暂别寻开心,明早个个烂嘴丫。
——朱元璋
《咏鸡鸣》
鸡叫一声撅一撅,
鸡叫两声撅两撅;
三声唤出扶桑日,
扫退残星与晓月。
——相传朱元璋登基那天早朝,突然听到一声嘹亮的鸡鸣,他认为是祥瑞,喜不自禁,诗兴大发,当即以《咏鸡鸣》为题赋诗,于吟出诗的第一句:“鸡叫一声撅一撅”,阶前众臣听了,觉得出语太俗,但一个个都不敢笑出声来,只好忍着往下听,又听得第二句:“鸡叫两声撅两撅”;有的大臣已实在忍不住了,忙扭过脸去掩口偷笑。这一切都被朱元璋看在眼里,但他并不以为然,也觉得开头两句实为平谈村鄙之句,难怪让人偷笑。殊不知此诗用的是欲扬先抑法,待全诗念罢便会觉出其中的妙处。于是,朱元璋接着又念后面两句:“三声唤出扶桑日,扫退残星与晓日。”众大臣听了这两句,惊得瞠目结舌,暗自叫好,再也不敢小觑这位出身贫寒的皇帝的诗作了。
《愤题和尚诘问》
杀尽江南百万兵,
腰间宝剑血犹腥;
山僧不识英雄主,
只顾哓哓问姓名。
——朱元璋题某寺和尚诘问诗
《和尚妙诗免杀身》
御笔题诗不敢留,
留时常恐鬼神愁;
故将法水轻轻洗,
尚有毫光射斗牛。
——和尚吟诗消朱元璋圣怒(朱元璋起兵后,有一次隐瞒身份乔装出行,来到一座寺庙。庙里的和尚见他为人奇特,就仔细询问。朱元璋不耐烦,提笔在墙上写了一首诗:“杀尽江南百万兵,腰间宝剑血犹腥;山僧不识英雄主,只顾哓哓问姓名。”和尚见了,吓得不敢再问。可他们怎么也没想到,此人后来竟成了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登基之后,听说当年题在庙中墙上的诗早已被人洗去,就下令将庙中和尚押解至京,准备杀掉。他问道:“为什么要把我的诗洗掉?” 和尚灵机一动当即吟诗:“御笔题诗不敢留,留时常恐鬼神愁;故将法水轻轻洗,尚有毫光射斗牛。”这几句连吹带捧的巧妙解释,果然使朱元璋听了龙颜大悦。立即变嗔为喜,再也不追究昔日题诗无痕迹之事,当场下令把和尚全放了。)
《咏燕子矶》
燕子矶兮一秤砣,
长虹作杆又如何?
天边弯月是钩挂,
称我江山有几多!
——朱元璋题江苏南京燕子矶诗(朱元璋当了皇帝之后,多次微服外出巡视。这日在金陵(南京)郊外遇参加进士考试的众举子候船。此处景色十分壮观,万里长江波涛翻滚,雄伟的钟山虎踞龙盘。有一举子遥望远处秀丽的燕子矶,脱口吟道:“燕子矶兮一秤陀”,众举子一致称赞:“好一个气势磅礴的起句!只此一句足见你胸襟之博大了。”朱元璋听了却冷笑一声。有人忙上前指责:“先生为何发笑?”朱元璋道:“此句气魄虽大,只恐难以为继。”的确,以偌大的燕子矶为秤陀,又拿什么喻秤杆、秤钩呢?良久无人为继,朱元章见状大笑,说:“待我试续一下。”当即吟道:“燕子矶兮一秤陀,长虹作杆又如何?天边弯月是钩挂,称我江山有几多!”续得巧妙,解得深邃,尤把江山称为己物,出语更是不凡。众举子暗自佩服,却不知续者乃是当朝皇帝。)
《谢恩诗一字之误被杀》
金盘苏合来殊域,
玉碗醍醐出上方;
稠迭滥承上天赐,
自惭无德颂陶唐。
——和尚来复谢皇宴诗
(明朝初年,因太祖朱元璋多疑,故文祸迭起。如僧人名叫来复,字见心,江西丰城人,应召入京建法会。一次朱元璋赐宴,来复呈诗谢恩,诗云:“金盘苏合来殊域,玉碗醍醐出上方;稠迭滥承上天赐,自惭无德颂陶唐。”诗中“殊域”本是异国之意,朱元章认为“殊”字拆开是“歹”、“朱”,曲解为对朱姓皇帝的轻蔑和咒骂,于是勃然大怒,诛杀来复。正因如此,人们在朱元璋面前胆战心惊,只恐祸从天降。)
《智题一诗免祸得福》
雨落天垂泪,
雷鸣地举哀;
西方诸佛子,
同送马如来。
——和尚宗泐巧释雷雨诗
(朱元璋之妻马皇后下葬那天,风雨交加,电闪雷鸣。朱元璋心中十分不快,忙将僧人宗泐召来。问这样的天气有何征兆?:僧人说:“雨落天垂泪,雷鸣地举哀;西方诸佛子,同送马如来。”这回马屁拍到点子上,朱元璋大为满意,赏僧人白银百两。僧人为了保住脑袋,只好信口逢迎。)
《巧咏“箸”诗刘基得重用》
一对湘江玉并看,
两妃曾洒泪痕斑;
汉家四百年天下,
总属留侯一箸间。
——刘基题咏箸(筷子)诗(刘基,字伯温,浙江青田人。元末进士,明初大臣。据说刘基第一次与朱元璋相见时,朱元璋设宴招待,席间问道:“先生会作诗吗?”刘基说:“吟诗作赋乃读书人最起码的本事,怎么能不会呢?”朱元璋于是便指自己手执的斑竹箸(筷子),要他以此为题吟诗。刘基应声便吟:“一对湘江玉并看,两妃曾洒泪痕斑;”用尧之女娥皇、女英恸哭而有斑竹之典。朱元璋听了皱着眉头说:“秀才气味。”刘基说:“还没作完呢。”按下来又吟出两句:“汉家四百年天下,总属留侯一箸间。”转用张良(被封留侯)“请借前箸为大王筹之”典故,表达愿为朱元璋运筹帷幄出谋划策之意。朱元璋闻听大悦,再不以刘基为一介秀才,顿生相见恨晚之感,有刘基为军师,整日相伴,辅佐自己以对天下。)
《菊花诗》
百花发时我不发,我若发时都吓杀;
要与西风战一场,遍身穿就黄金甲。
《不惹庵示僧》
杀尽江南百万兵,腰间宝剑血犹腥;
山僧不识英雄汉,只凭哓哓问姓名。
——朱元璋
数丈丝纶落水中,金钩抛去永无踪;
凡鱼不敢朝天子,万岁君王只钓龙。
——解缙写朱元璋钓鱼的诗(朱元璋没钓到鱼,解缙写诗宽慰他)
蒿棘空存百尺基,酒酣曾唱大风词;
莫言马上得天下,自古英雄尽解诗。
——陈陶(无论朱元璋还是刘邦,他们都是我国历史上“解诗”的英雄。)
《野卧》
天为罗帐地为毡,日月星辰伴我眠。
夜间不敢长伸脚,恐踏山河社稷穿。
——朱元璋诗言志
《咏蛙诗》
独坐池塘如虎踞,绿杨树下养精神。
春来我不先开口,哪个虫儿敢做声
——毛泽东诗言志
2.对联
鸾台夸气节;
鹿洞暖春风。
——上联典出唐代永城人朱敬则,字少连,博学而重气节。下联典指南宋·朱熹。
一统江山明社稷;
四书典籍宋英贤。
——上联典指明代开国皇帝朱元璋。下联典指南宋·朱熹,曾注《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合称《四书集注》。
紫阳勤种百年树;
白鹿流传万卷书。
——全联典指南宋·朱熹。
玉阶浩气传千古;
光潜美学集大成。
——上联典指朱德。下联典指朱光潜,我国现代美学的开拓者和奠基者之一。
两朝天子;
一代圣人。
——佚名撰朱氏宗祠联。
傍百年树;
读万卷书。
——此联为南宋·朱熹题白鹿书联联。
但得夕阳无限好;
何须惆怅近黄昏。
——现代著名散文家朱自清自题联。
似见尼山传道日;
犹闻鹿洞听经时。
——佚名撰台湾省金门县朱子祠联。
太行浩气传千古;
猛士如云唱大风。
——集朱德诗句联。
千古正学开河洛;
万世斯文接鲁邹。
——佚名撰朱熹祠联。
千树梅花百壶酒;
一庄水竹数房书。
——清初词人朱彝尊自题联。
无贤不是朱门客;
有子皆如玉树枝。
——唐代诗人朱庆余诗句联。
山河奄有中华地;
日月重开一统天。
——明·朱元璋撰书联。
国朝谋略无双士,
翰苑文章第一家。
——明·朱元璋赐予大臣陶安
破虏平蛮,功至古今人第一;
出将入相,才兼文武世无双。
——明·朱元璋赐予中山王徐达
两手分开生死路,
一刀斩断是非根。
——明·朱元璋吟劁猪
此地有佳山佳水佳风佳月更兼有佳人佳事添千秋佳话。
世间多痴男痴女痴心痴梦况多复痴情痴意是几辈痴人。
——明·朱元璋为南京的一家妓院所提的,横批是:花国寻梦。其意图并不是为了提倡普通人去妓院,而是为了吸引富饶地区的财富,用来恢复被蛮夷践踏破坏地区文明的重建。洪武皇帝的功绩不仅仅是驱除鞑虏,而且还恢复了汉人的文化、礼仪,让这个悲惨的民族重新恢复了信念、自豪和荣耀。
道统阐薪传,洙泗真源今未坠;
儒型垂梓社,沧州精舍此重开。
——清·林则徐题福州朱文公祠联。
三、朱姓杰出人物
我国朱姓产生过许多世家大族,出现过无数名人。先秦以来,朱姓称帝者25人,先后建立了高句丽、后梁、明等政权。杰出的人物有:西汉大臣朱买臣,高句丽国君朱蒙,东汉大将朱儁,三国时魏国名僧朱士行,东晋名将朱序,南朝梁国大将朱异,唐朝宰相朱敬则、名将朱环、割地称秦的朱沘、割地称冀王的朱滔,五代后梁太祖朱温,宋朝医学家朱肱、词人朱敦儒、诗人朱弁,南宋理学家兼教育家朱熹、学者朱震,元朝医学家朱丹溪、数学家朱世杰、地理学家朱思本、画家朱德润、戏曲作家朱凯,元明之际学士朱升,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剧作家朱权、朱有炖、历史学家朱载堉,明清之际学者朱之瑜,清朝书画家朱耷、文学家朱彝尊、文字训诂学家朱骏声,民国中央研究院院长朱家骅、民主革命家朱执信、地质学家兼古生物学家朱森,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朱德、物理学家朱经武、美学家朱光潜、语言学家朱德熙、民族乐器演奏家朱英、化学下程学家朱亚杰、电子学家朱物华、生理学家朱壬葆、实验生物学家朱洗、鱼类学家朱元鼎、病毒学家朱既明、理论物理学家朱洪元、土壤化学家朱祖祥。还有,诺贝尔奖物理学家朱隶文,是美国史丹福大学教授。
朱 亥:战国时期的勇士。据说,他力大无穷,勇气过人,曾凭着40斤重的铁锥,保存了赵国。
朱 家:秦汉之际游侠,鲁国人,以任侠闻名,专好济人之急,解人之厄。被他所藏匿救活的豪杰之士数以百计,而其中最突出的是救季布。
朱 邑:西汉庐江舒县(今安徽省庐江西南)人,曾历任大司农丞、太守等,被时人称为治行第一。
朱 穆:东汉南阳宛县(今河南省南阳)人,以正直而著称,被后人谥之为“文忠先生”。
朱博:字子元,杜陵人,汉哀帝时任丞相。年轻时家境贫困,在县里供职当亭长,逐渐升迁为功曹,刚直仗义,喜爱交游。当时,前将军望之子萧育、御史大夫万年子陈咸由于是公卿子弟才能显著而为人所知,朱博都和他们相友善。陈咸任御史中丞,因泄露宫禁之内的话而坐罪,被关进监狱。朱博辞去官职,偷偷地步行到廷尉府中,刺探陈咸的案子。陈咸被拷打询问,伤势很重,朱博伪称是医生进了监狱,得以见到陈成,完全知道了他所犯的罪。朱博从监狱从出来后,又改变姓名,替陈成验证,被打了几百下,终于免去陈咸的死罪。陈咸得以判处出狱,而朱博因为这件事名声显扬,当了郡功曹。升任冀州刺史。朱博本来是武官,没有经历过用法令条文办事的文职,等到当了刺史巡视部属时,官吏和百姓几百人拦路自行投诉,官署都满了。从事来禀告,请求暂时留在这个县,登记会见各个自行投诉的人,事情办完了再出发,想要以此来观察试探朱博。朱博心里明白,告诉外边赶快准备车马。从事禀告说车马已经备好,朱博出来登车会见自行投诉的人,派遣从事明确地告谕官吏百姓:“想要投诉县里丞尉的,刺史不监察黄绶的官员,各人自己到郡里去。想要投诉二千石的墨绶长吏的,等使者巡视部属回来,到刺史的官署去。百姓被官吏所冤枉,以及投诉强盗小偷诉讼之事的,要到各自所属的部从事那里。”朱博停车判决发落,四五百人都离去了,如同神明。官吏百姓大为震惊。后来朱博慢慢查问,果然是一个老从事教唆百姓集会。朱博杀了这个官吏,州郡都畏惧朱博的威严。朱博升为琅邪太守。齐郡风俗是人们都性情迟缓,以自高自大来涵养名声,朱博刚刚任职,右曹掾史都移书称在家躺着养病。朱博询问原因,回答说:“恐惧!按照先例,新太守刚刚到任,总要派遣官员慰问,表达问候之意,我们才敢起来正式去任职。”朱博气得胡须直立,拍击案桌说:“看齐郡的小子们难道想要把这作为习俗吗!”朱博于是召见各个曹史书佐和县大吏,挑选其中看起来可以任用的,发布教令让他们填补空缺。驱逐罢免各个称病的官吏,让他们戴着白布走出府署大门。郡中大为震惊。文学儒吏不时有呈交文书言事而引经据典等等,朱博看到后对他们说:“像太守是汉室官员,奉行三尺法律条令来处理事务罢了,和你们所说的圣人大道没有关系。暂且拿着你的大道回去,尧舜出现时,再为他们陈述。”他就是像这样来挫折拒绝别人。朱博任职几年,大大改变了齐郡的风俗。朱博升任廷尉,职责是掌管解决疑难之事,主持平议天下的狱讼。朱博担心被属吏所欺骗,任职后,召见正监典法掾史,对他们说:“廷尉(我)本来是从武官出身,不通晓法律,幸而有诸位贤吏,又有什么可担忧的!然而廷尉自从治理郡县,判决狱讼以来将近二十年,单单是耳濡目染的时间也很长了,三尺法律条文,人事尽在其中。掾史试着和正监一起写出过去判决狱讼时官吏讨论难以明白的几十个案件,拿来询问廷尉,廷尉能够替你们再行臆断。”正监认为朱博只是要逞强,料想他不一定能够做到,就一起逐条陈述出来。朱博把掾史都召来,一同坐着来问难,朱博为他们判断刑罚的轻重,十个里说对了八九个。属吏都佩服朱博的干练,才能超过常人。朱博每次升调改换官职,所到之处总是像这样来显出变幻莫测,以明确地告诉下属长官自己是不可以欺瞒的。
朱云:字游,原居鲁地,后移居平陵,少好任侠,年四十,学《易》《论语》,元帝时,与少府五鹿充宗辩论易学,获胜,遂授博士,迁任杜陵令,后为槐里令。为人狂直,多次上书抨击朝廷大臣。汉成帝时,朱云进谏攻击丞相张禹为佞臣,帝怒,欲斩之,他死抱殿槛,结果殿槛被折断。后以左将军辛庆忌死争,遂获赦,皇帝亦下令不换断槛,留下“折槛”的典故,但朱云自此不复仕,晚年教授生徒,年70余卒于家。
朱蒙:高句丽国始祖。两千年前,北扶余王子朱蒙历尽艰险,来到今辽宁桓仁地区,建立了高句丽国,朱蒙成为高句丽第一代国王,被高句丽奉为始祖,桓仁则成为高句丽700年基业的肇兴之地。
朱 温:唐末梁王,五代梁王朝建立者。安徽砀山(今安徽省)人。因镇压黄巢起义有功,后成为中原最强大的军阀。灭唐建立后梁,父子称帝17年。
朱 熹:南宋著名哲学家、诗人、文学评论家,徽州婺源(今属江西省)人。其学识渊博,善诗词,考证,为程朱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集北宋以来理学之大成,对经学、史学、文学、乐律均有贡献,影响极大。著有《四书章句集注》、《伊洛渊源录》《资治通鉴纲目》等。
朱 耷:江西南昌人,清初画家,工绘事,擅水墨花鸟木石,生动尽致,其书法兼工行楷,自成一格。
朱 轼:清代江西省高安人,字若瞻(1665-1736),号可亭。康熙三十三年进士。由知县累擢浙江巡抚,筑沿海石塘数百里。曾上疏请罢垦田,慎刑狱,又陈盐政利弊八条。卒谥文端。曾与蔡世远同辑《历代名臣传》、《历代循吏传》、《历代名儒传》,另有《周易传义合订》、《广惠编》、《朱文端公文集》等。
朱买臣:西汉吴县(今属江苏省)人,汉代著名宰相,年轻时一心读书卖柴渡日,而终于成才立功。是一位以高风亮节而著称之臣,后因被陷害而死。
朱士行:颖州(今河南省禹州)人,三国时第一个去西域(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一带)求法的僧人,中国僧人讲经便由他开始。
朱寿昌:宋扬州天长人,字康叔。朱巽子。以荫为将作监主簿。历知岳州、阆州,有政绩。又知广德军。曾与母不相闻五十年。神宗熙宁初,弃官刺血写《金刚经》,行四方求之,得于同州,乃迎母并二弟归,由是以孝闻。仕终中散大夫。卒年七十。
朱思本:字本初,号贞一,南宋江西省临川人,地理学家。所绘成的《舆地图》,其精确度远过前人,在我国绘图史上是一个杰出的创造。
朱元璋:明朝开国皇帝,濠州钟离(今安徽省凤阳)人。元末参加农民起义,1368年率军攻克大都,推翻元朝,建立明朝,号称明太祖。
朱柏庐:清初居乡教授学生,治学用程、朱为本,提倡知行并进。其《治学格言》世称《朱子家训》,被后世视为中国传统的启蒙教育读本,影响深远。
朱彝尊:清代浙江省秀水(今嘉兴)人,著名文学家,在康熙年间被称为“海内三布衣”之一,他精通经史,擅长诗词古文,为浙江词派创始人。
朱洪章:清代贵州省黎平人,字焕文。咸丰初应募为乡勇,先后从胡林翼、塔齐布、曾国荃镇压太平军,转战赣鄂皖各省。同治三年破天京时首先登城,直扑天王府擒获洪仁达。官至狼山镇点兵。
朱克生:清代江南宝应人,字国桢(1631-1679),一字念义,号秋崖。诸生。所为诗才气高爽。生平足迹半天下,所至皆纪以诗。尝搜罗邑中忠孝节义诸事迹,为《人物志》。有《毛诗考证》《雪夜丛谈》《环溪秋崖诗集》等。
朱 德:字玉阶,四川省仪陇人。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领导人之一、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创建人之一、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和军事家。戎马一生,功绩卓著;忠职勤政,鞠躬尽瘁;胸怀天下,气度恢宏;谦虚谨慎,纯朴忠厚。朱德革命一生,功勋卓著,位高至极,但他谦虚谨慎,勤勤恳恳,朴实无华,忠厚仁慈,给世人留下了质朴而崇高的元帅形象。
朱自清:著名散文家、诗人,浙江省绍兴人。其散文以语言洗炼,文笔秀丽著称。曾历任几大名校教授,参与编辑《文学季刊》《太白》等杂志。著有诗文集《踪迹》,散文集《背影》《欧游杂记》等。
朱镕基:以其“头角峥嵘、敢说敢干、清正廉洁、刚毅率直、嫉恶如仇、情烈如火”的鲜明个性,还有他驾驭全局的政治能力与演说天才,以及他对改革开放时期经济发展的深刻认识,塑造了一个新时代总理的形象,受到了全国人民的爱戴和来自世界的尊敬,也使这位来自湖南长沙的朱熹后代一跃成为世界政坛上的风云人物。
朱光潜:笔名孟实,安徽省桐城县人。我国现代美学的开拓者和奠基者之一。他学贯中西,博古通今。美学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是在近代。王国维、蔡元培、鲁迅、周扬等为我国现代美学的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但是直到20世纪三十年代,美学还没有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这时朱光潜写的《文艺心理学》《谈美》《诗论》等专著。
朱隶文:美国华裔物理学家,生于美国圣路易斯,祖籍中国江苏太仓。瑞典皇家科学院1997年10月15日宣布,本年度的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美国斯坦福大学物理教授朱棣文、美国标准与技术研究所的菲利普斯和法国学者科昂·塔诺季,以表彰他们发明了用激光冷却进行低温下俘获原子的方法。这是继杨振宁、李政道、丁肇中和李远哲之后又一位获得诺贝尔奖的美籍华裔科学家,也是华人4次获得诺贝尔物理奖。
朱光亚:(1924.12.25-2011.2.26),汉族,湖北武汉人,中国核科学事业的主要开拓者之一,吉林大学物理学创始人之一,“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入选“感动中国2011年度人物”,被誉为“中国工程科学界支柱性的科学家”、“中国科技众帅之帅”。朱光亚1945年毕业于西南联合大学;1950年,获美国密执安大学博士学位;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91年,任中国科协主席;1994年,被选聘为首批中国工程院院士,并任中国工程院院长、党组书记;1996年5月,被推举为中国科协名誉主席;1999年1月,任总装备部科技委主任。朱光亚早期主要从事核物理、原子能技术方面的教学与科学研究工作;20世纪50年代末,负责并组织领导中国原子弹、氢弹的研究、设计、制造与试验工作,参与领导了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的制订与实施、国防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组织领导了禁核试条件下中国核武器技术持续发展研究、军备控制研究及武器装备发展战略研究等工作,为中国核科技事业和国防科技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四、朱姓趣闻轶事
1.叔术屡让君位。公元前796年,邾颜被周宣王诛杀后,其弟邾叔术继位为邾君。据说叔术之嫂,即邾颜的夫人盈氏,是个倾国倾城的绝色美妇。邾颜死后,他的这位夫人却颇为贞烈,当时各国王侯公子都垂涎她的美色,她却发誓:“谁能为我报杀夫杀君大仇,诛杀鲍、梁二贼,我便嫁给谁。”叔术继位,本是由周宣王所命,但叔术即位后,却不盲从周室,仍能以国家及邾族利益为重。不久,他便率领邾人为国君即乃兄邾颜报仇,将杀君仇人鲁国的鲍广父、梁买子二人诛杀。而颜夫人盈氏果然实现诺言,改嫁小叔叔术为妻。先前,盈氏与邾颜生有二子:夏父、友。再婚后,她又与叔术生了一子,名叫盱。叔术娶寡嫂为妻后,养兄子、育己子,不分彼此。当侄儿邾夏父长大成人后,叔术于公元前781年趁周宣王去世之机,一改周天子成命,把邾国君位拱手让还给前国君邾颜之子夏父,邾夏父复国为邾君后,非常感激叔父的恩德。为此,夏父欲将邾国一分为二,与叔术各治一半,叔术不肯;夏父又提出将邾国三分之一分给叔父,叔术又不肯;再提出分邾国四分之一给他,仍被拒绝;最后,夏父硬要将占邾国五分之一大的滥地(今山东省滕县东南虑昌乡)封给叔术,叔术再三推辞不得,只好接受。从此,邾叔术带其子邾盱及家人移居滥地,另建一个附庸于母邦邾国的小政权。
2.马前泼水。汉朝朱买臣有满腹才学,却未得到到功名,只得以打柴为生,入赘本地刘二公家为婿。因为贫富悬殊,夫妻经常吵闹。刘二公也嫌朱买臣不肯进取,便让女儿向丈夫讨休书(即离婚)。一天,大雪纷飞,朱买臣无法砍柴,刚进家门就遭到妻子的无情奚落和恶毒咒骂,并坚决索要休书。朱买臣劝妻子忍耐,许诺明年可能得官。刘家女则认为朱买臣一辈子也不会发迹,非要休书不可。朱买臣忍无可忍,一气之下写了休书。原来刘二公拆散女儿婚姻,是为了激发朱买臣上进。后来由于司徒严助的举荐,朱买臣做了官,任家乡会稽郡太守。当朱买臣的好友王安道宴请朱买臣的时候,刘二公父女登门求见。刘家女一见朱买臣便下跪、认错;朱买臣把昔日的妻子数落一番,拒不相认。在场的朋友再三相劝,刘家女也誓言要投河自尽,都无济于事。朱买臣让刘家女把一盆水泼在地上,坚持要重续婚姻,除非把地上的水全收起来。王安道见此情况,便把刘二公暗中托他送盘缠给朱买臣的事合盘托出。朱买臣心生惭愧,遂回心转意。据《汉书》朱买臣本传载,朱买臣之妻离异后,与后夫上坟,路遇朱买臣,尚款待酒饭。朱买臣富贵后,衣锦还乡,见前妻与其夫修路,令人将二人载入太守府,加以奉养。月余,其妻自缢死,朱买臣厚赠其夫。昆曲始将朱买臣之妻变成毫无情义的泼妇,京剧因袭其旧。
3.朱云折槛。汉元帝死后,汉成帝即位,成帝信任和敬重他的老师张禹,任命其为丞相。张禹原已受封为安昌侯,现在又以帝师位居特进,身兼四重尊贵身份,权势显赫。张禹便利用这权势,处处为自己牟取私利。朱云便上书请求朝见。当着满朝公卿大臣痛陈朝政积弊:“当今的朝廷大臣,对上不能匡扶皇上,对下不能有益于百姓,都是空占着职位而不做事,白吃饭的人。臣请求陛下赐一口尚方斩马剑,斩一个佞臣,以此来劝勉其他人。”成帝问:“你要斩的是谁呀?”朱云答道:“安昌侯张禹。”成帝大怒,道:“你一个小官居于下位而毁谤上级,在朝廷上侮辱我的老师,罪死不赦!”御史遵旨上前,要捉拿朱云,朱云不肯就范,两手紧紧攀住殿上的栏杆,奋力挣扎,竟把栏杆折断了。朱云大呼道:“微臣我得以和龙逢(夏桀时忠臣,因谏被杀)、比干(商纣时忠臣,因谏被杀)在九泉之下交往,也就满足了,只是不知圣朝将要怎样?”御史便把朱云拉了下去。这时左将军辛庆忌摘掉官帽,解下官印和绶带,在大殿之上叩头,说:“朱云一向以狂傲直率之名著称于世。假如他说的有理,就不可诛杀;他说的不对,也应该宽容。臣斗胆以死相争!”辛庆忌叩头流血。成帝的怒气才消解,才饶了朱云。事后,宫廷总管带人要来更换被朱云折断的栏杆,汉成帝说:“不要换新的了,就保留这根栏杆,用它来表彰直言敢谏的臣子!”后人因以“攀槛、折槛、槛折”等指直谏或形容进谏激烈;以“朱云节”“朱云折槛”称颂臣子敢言直谏,具有非凡的气节。
4.朱恒捋龙须。朱桓是三国时期孙吴政权的开国元勋之一,与吴帝孙权的关系相当密切。史书上说,朱桓为人重义轻财,以勇烈闻名,早年便与孙权兄弟非常友好,后来又跟随孙氏家族打天下,在作战中屡建功业,为孙吴政权的建立立下了汗马功劳。孙权称帝后,朱桓备受重用,受封为新城侯,任奋武将军,领彭城国相,后再升任前将军,领青州牧。这时,身为将军的朱桓与他昔日好友、已经做了皇帝的孙权仍私谊甚笃。相传,有一次朱桓要从吴国都城建业(今南京)返回青州,临行前与孙权告别时说:“我将远去,若能走前一捋龙须,死而无憾!”孙权听了之后,果真扬起下巴让朱桓摸起胡须来。朱桓直到死仍以此自豪。
5.孝义兄弟。朱巽之、朱谦之是南齐时代以孝义著称的两兄弟。哥哥朱巽之曾官任江夏王参军、吴平县令。据说其母死后暂葬于田侧,却被族人朱幼方放火焚毁。当时朱谦之年尚幼小,后从胞姐处得知这一消息,便哀戚如持丧。长大后,朱谦之不结婚,发誓要报仇,终于将仇人朱幼方杀死,并毅然投案自首。此案上报到齐武帝处,武帝认为朱谦之是一个既知国法又孝义过人的大孝子,遂将他无罪释放。可是朱谦之回家不久,又被前来寻仇的朱幼方之子朱恽杀死。哥哥朱巽之义愤填膺,又将朱恽刺杀。朱巽之被官府逮捕,并将案情呈报皇帝。齐武帝阅案后说:“此皆是义事,不可问罪。”遂将朱巽之赦免。朱巽之兄弟二人的孝义事迹成为轰动一时的美谈,时人称赞道:“弟死于孝,兄殉于义,孝义之节,萃出一门。”
6.明惠帝流落印尼。1398年即洪武二十一年,皇太公朱元璋驾崩,传位给皇太孙朱允坟,即建文皇帝,是年闰五月十六日明惠帝登基。可是朱元璋之四子朱棣心有不甘,于1402年发动“靖难之变”推翻朱允坟。“靖难之变”后,明惠帝不知所终,传说纷纷,归纳起来不外几种说法:一说当日宫中起火,惠帝已自焚而死;一说惠帝率一批人马,乘船逃亡海外;一说惠帝已落发出家,当了和尚;一说惠帝隐姓埋名,终老余生。时至今日,关于明惠帝的下落,仍是史学界的一大谜。印尼报刊的一些研究文章指出,明惠帝下落的历史之谜,最近在印尼发现若干蛛丝马迹。据报道,在印尼苏门达腊岛东海岸,有一个遗世独立的偏僻小村落,那里世代居住着一群华人,多年来依然保持着古老浓厚的华人习俗,在印尼这个3000多个岛屿组成的国家,这里华人比例比当地居民为多,是少有的。他们只懂华语,不晓印尼话,多以捕鱼为生。每年农历五月十六日这天,这里举行罕见的隆重祭拜“皇爷”仪式,其中以焚烧龙船节目最为隆重。除了村中男女老少全出动外,也吸引了邻近小岛村民来观看这一年一度的盛典。这里的华人大多数是姓“洪”。最近印尼苏门答腊岛上的几个城市,如美坦(棉兰)、帕矸巴鲁(兆干)、硕顶等地接二连三有村民携带明朝文物出售,有手环玉镯,外侧雕双龙戏珠图案,栩栩如生,内侧“明朝朱元璋,长命富贵”字样。另有人形半身石像,雕一名长须老翁策杖,背负包裹,疑是朱元璋的形象,背面也写着“长命富贵,明朝朱元璋”八字,雕工精细。据一些行家的分析,有的东西可能是惠帝随身带出,有的则是随从们在当地取材做成。岜眼亚比人每年祭拜的日子,与明惠帝1398年闰五月十六日的登基大典日期不谋而合,在中国或海外华人有许许多多民间的祭典,这种于五月十六日祭拜“皇爷”日大概是绝无仅有的例外,明太祖朱元璋和明惠帝的年号均为洪武,在岜眼亚比这个地方,却居住着大多数的洪姓人家。岜眼亚比的造船业十分发达,他们制造的木船具有中国古船风俗,这大概源于先人模仿他们乘坐的船只造成的。岜眼亚比的印尼名十分特别:BAGANSI-APIAPI,意思是岸边之火。据推测这名字的来源是明朝明惠帝的船队人马到达偏僻的乡村登陆后,每天晚上在岸边烧起柴火照明,把夜空映得通红,惊动了远近的土著村民奔走相告而得名。据此推测,明惠帝是在岜眼亚比落脚隐居和终老。岛上居民世代祭拜的“皇爷”,实际上就是明惠帝的化身。那些“洪”姓人家,就是明惠帝和随从的后裔子民。
7.明代反腐败体系。谈到中国历史上惩贪官,反腐败最厉害的皇帝,恐怕要属明太祖朱元璋了。这位出身贫寒,讨过饭放过牛,当过游方和尚,从一个马弁干起,最后得了天下的皇帝,对世间人情世故的了解,比起一般人来要透彻深刻得多。登基执掌天下以后,他多次告诫属下:“天下新定,百姓财力困乏,犹如刚会飞的鸟,刚栽上的树,万不可拔羽毛,动树根。只有廉吏才能严格约束自己,爱护百姓。贪吏则必然肥己害民,请你们引以为戒。” 这位贫民出身的皇帝打小苦惯了,坐了江山之后,不单自己节俭,而且对手下也抠门儿,也许明朝官吏的正式工资是历史上最低的。据史载,若按照级别来划分,省部级干部每年的工资是576石大米,折合成现在的人民币,月薪大约是12000元左右;司局级干部每年的工资是192石大米,月薪大约是4000元左右;县处级的七品官每年工资是90石大米,月薪大约1800元左右。(《明史》二十七卷《职官志》)兴许有人觉得,这工资也不算低了。可是,细心的人曾经给算过一笔账,算完后您再瞧,这挣到口袋里的银两可就有点儿可怜了。首先,当时朝廷发的都是实物工资。官员领回家的不是大米,就是布匹,甚至还有胡椒、苏木,当然也短不了还有银子,可这一切都要按大米折算。于是折算率就成了朝廷斗心眼儿,玩猫腻的一招!《典故记闻》中载:明朝的户部曾将市价三四钱银子一匹的粗布,折算成30石大米,而30石大米在市场上至少卖20两银子。倘若以此来折算,完全把布匹当成工资来发,一位县太爷每年才能领3匹布,这样的粗布拿到市场上只能换2石大米(将近200公斤),月薪也就合400多块人民币。这么一算,明朝司局级和省部级的高干,月工资也就1100至3000多块钱左右。再者说,那时没有社会福利,也不时兴公费医疗,一旦官员退休,生老病死无依靠。成化十五年,户部尚书杨鼎退休,皇上加恩,每月才给了2石大米,不过400来元人民币。这还是财政部长的待遇,一般官员还享受不到。最后,过去不讲究计划生育,也没有双职工这么一说,中国人讲究“多子多福”,喜欢儿孙满堂,官吏们要是有个七八口子,拖家带口,全指望这点儿薪水糊口度日,得!生活条件比如今的下岗职工也强不了哪去。(吴思:《潜规则:中国历史中的真实游戏》,云南人民出版社)史料记载:一次朱元璋心血来潮,想到属下家中私访。于是,事先没告诉任何人,他微服简出,来到了弘文馆学士罗复仁的家里。像罗复仁这样的学士,在明朝一般都是官居五品的大员。可朱元璋来到罗家一见,大吃一惊。罗复仁家的房屋又旧又破,室内仅有几件旧家具。罗复仁本人在家中,登梯爬高正忙着粉刷墙壁。一见皇上驾到,罗复仁赶紧从梯子上下来,吩咐夫人给皇上搬椅子。可室内的家具太破,无奈之下,只好让大明皇帝坐了回板凳。朱元璋未曾料到弘文馆学士的官邸如此寒酸,顿时动了恻隐之心,旋即赏给罗复仁一处豪宅。明朝万历年间著名的清官海瑞,在江西兴国任知县时,为了给母亲做寿,因为生活窘迫,只买了两斤猪肉,甚至连桌上的蔬菜,也都出自他亲自督率差人在衙门后院自己栽种的。(明史《海瑞集》)其实朱元璋对官员工资菲薄心知肚明,不过他有自己的一套理论。每逢官员上任,他总要召见赴任的官吏教诲一番:“朕自即位以来,法古命官,布列华夷,岂期擢用之时,并效忠贞,任用既久,俱系奸贪。朕乃明以惠章,而刑责有不恕。以至内外官僚,守职维艰,善能终是者寡,身家诛戮者多。”(《明朝小史》卷二)这番话的大意是:我朱元璋效法古人,任命官员派往各地。这些官员刚刚提拔任用之时,他们既忠诚又坚持原则。可是,当官的时间一长,他们便又奸又贪。我对此早已有言在先,严格执法,决不姑息。结果是,能善始善终者少,而身败名裂,家破人亡者多。为此,朱元璋给部下算了一笔账,晓以利害:“老老实实地守着自己的薪俸过日子,就像是守着井底之泉。井虽不满,可却能每天汲水,长久不断。若是四处搜刮民财,闹得民怨沸腾,你就是手段再高明,也难免东窗事发。而一旦事发,你就要受牢狱之苦,判决之后,再送去服劳役。这时候,你得到的那些赃款在哪呢?也许在千里之外你妻子儿女手中,也许根本就没有了。不管怎么说,这些钱反正不在你手里,而在他人手中。这时候,你想用钱,能拿到手吗?你都家破人亡了,赃物都成别人的了,那些不干净的钱还有什么用呢?”(朱元璋《大诰》论官之任第五)尽管朱元璋苦口婆心地把话讲明了,把账也算清了,可照样有想“拔鸟毛”、“挖树根”的腐败分子。这伙贪官徇私枉法,贪污受贿,卖官鬻爵,奢靡腐化,把朱元璋的话当成了耳旁风。为了遏止腐败,朱元璋一改“刑新国用轻典”的做法,干脆宣布国家进入“紧急状态”,把惩治贪官污吏作为头等大事,大开杀戒,以儆效尤。凡贪赃60两以上者,枭首示众,然后将其剥皮,里面填上稻草,挂在官衙左边,让每个为官者早晚瞻仰,知有警惕。要说对付贪官的腐败,朱元璋的狠劲儿谁也比不了。据《大诰》记载,明代光是酷刑就有数十种之多。有族诛、凌迟、极刑、枭令、断手、刖足、阉割、剥指、剁趾、墨面、文身等等。此外,朱元璋自己还发明了不少令人发指的刑法,如“铲头会”、“刷洗”、“抽肠”。所谓“铲头会”,是将五至十名囚犯推入预先挖好的坑中,用土埋至颈项,只把脑袋露出地面。然后,刽子手用特制板斧排将砍去,往往一板斧下去,便有数个人头落地。所谓“刷洗”和“抽肠”更加叫人毛骨悚然。前者是将犯人全身赤裸地绑在一张特制的铁床上,用滚烫的开水往犯人身上浇。顿时,犯人被开水烫得皮开肉绽。接着,行刑的刽子手,手持铁刷,在犯人烫烂的身体上用力刷去皮肉,直至露出白骨,“至尽而死”。后者则是将犯人剥去衣服,高吊在特制的架子上,刽子手用铁钩从肛门处伸进犯人体内,将其肠子钩出,再将肠子的一端系在石头上,旋即松手,此时“尸起肠出”,犯人便被活活地刳肠而死。据野史记载,明朝刑法中曾有一字叫“醢”,即是言朱元璋将贪官污吏剁成肉酱,然后分赐给各地官员叫他们吃下,永记不忘。此类说法虽不一定可靠,但却反映出朱元璋对官吏腐败的深恶痛绝。在反腐败问题上,朱元璋绞尽了脑汁儿,除了思想教育和惩治打击这两手外,在制度建设方面也做得颇有成效。为了确保封建官僚机构的正常运作,防范和抑制官场腐败,同时也为了将各级官吏置于自己的严密监控之下,洪武十五年(1382),朱元璋开始对中央监察机构进行改革。其主要内容:废除了元朝的御史台,改设都察院。都察院设左右都御史为院长官,另设左右副都御史,左右佥都御史为副贰。全国共有110名监察御史,秩正七品,分掌十三道(每一道相当一省)。洪武十六年(1383年),朱元璋提高了都察院的级别,将左右都御史封为正四品,左右佥都御史封为正五品。第二年,他又进一步将都察院改为正二品衙门,与六部尚书衙门品秩相齐,左右都御史与六部尚书合称“七卿”。朱元璋将都察院都御史职责明确为:“专纠百官,辨明冤枉,提督各道,为天子耳目风纪之司。凡大臣奸邪,小人构党,作威作福乱政者劾;凡百官猥葺、贪冒、坏官纪者劾;凡学术不正,上书陈言,变乱成宪希进用者饬。遇朝觐考察,同吏部司贤否黜陟。大狱重囚,无鞠于外朝,偕刑部考察大理谳平之。其奉敕内地,拊循外地,各专其敕行事。”(《明史·明官志二》)由此可见,明朝所设都察院是将纪检、组织、公安、司法职能集于一身。洪武年间,文武百官上朝时有“两怕”:一怕朱元璋的玉带;二怕御史官的绯衣。朱元璋上朝时若将玉带高挂在胸前,上朝的百官便一块石头落了地,皇上今天情绪不错,没有什么大碍。若是朱元璋将玉带揿在肚皮下面,文武百官则个个噤若寒蝉,胆战心惊,因为这是朱元璋要下决心大开杀戒的预兆,当天准有大批官员掉脑袋。而监察都御史上朝时要是穿上绯衣,便意味着在皇上面前要弹劾官员,指不定轮上谁倒霉。所以,文武百官上朝时格外留神“玉带”和“绯衣”这两件东西,只要有其中一件出现,上朝的官吏无不战战兢兢,心惊肉跳。另外朱元璋还建立了御史巡按地方的制度,名为巡按御史。这些官吏是代天子巡狩,凡吏政、刑名、钱谷、治安、档案、学校、农桑、水利、风俗、民隐都是其职责考察范围。《明史·职官志》称:“巡按则代天子巡狩,所按藩服大臣,府州县官诸考察,举劾尤专,大事奏裁,小事立断。”弘治以后,巡按御史的权力更大了,侵夺了许多监察之外的权力,如行政方面“凡有大兴革及诸政务、会都、按议、经画定而请于抚、按若总督”;在军事方面“地方战守事宜,巡按得参与谋政”;在治安方面“地方若出现贼盗,巡按要下令征剿”。除此之外,朱元璋还创立了六科给事中的组织机构。六科给事中的设立,是为了监察中央吏、户、礼、兵、工、刑六部的活动。对应中央六部,朱元璋设立了六科,各科设都给事中一人,左右都给事中各一人为副贰。都给事中秩正七品,左右都给事中秩从七品。按规定,凡以皇上名义发出的刺敕,给事中要对之进行复核,若有不妥之处,可以封还奏报。全国各地上报给皇上的奏章,六科要根据分工按类抄报各部,并提出驳正意见。六科之官虽然为七品,但权力极大。他们侍从皇上,每日都有一人值班,站在殿中“珥笔记旨”。皇上交派各衙门口办理的事件,由他们每五天检查督办一次,倘若有拖延不办,或是动作迟缓者,由他们向皇上报告;若各衙门口完成了皇上旨意,便由六科核销。每逢京官考察自陈政绩时,这些给事中还要会同六部进行审核。在考核中,有的官员政绩突出而被皇上召见时,一般要由吏部尚书及相关科的都给事**同相陪面见皇上。朱元璋建立六科给事中,可谓一箭双雕,既箝制了六部,亦限制了都察院。其用意在于加强皇权,使最高统治者便于从中操纵。同时,给事中与御史之间也有一个相互纠举弹劾的制衡。别瞧朱元璋是个大老粗,可心计一点儿不比读书人差。朱元璋搞改革也懂得要“三落实”。因此,在制度落实,组织落实之后,他就琢磨着人员落实。对于选拔御史和给事中,朱元璋是慎之又慎。他曾说:“御史当用清谨介企之士,清则无私,谨则无忽,介企则敢言。”这就是说,选御史一要品行端正、清廉则无私;二要认真细心、严谨则无疏漏;三要耿直坚定、介企则坚持原则,敢于直言。同时,朱元璋还要求这些监察官的年龄在30岁以上,60岁以下;并且有为官的经历,熟悉官场弊病;通晓民俗风情。御史正式任用前,必须经过一年的试用期,合格之后才能上岗。由此,不难看出朱元璋所设立明代监察制度的特点:其一:“督察院”与“六科给事中”全都是从封建国家行政系统外部进行吏治监察的特殊机制,而监察的目的主要是针对官吏的不法行为。作为封建王朝的最高统治者朱元璋清楚,各级官吏对于特权乃至法外特权及非法利益的追逐,是导致整个官僚机构贪赃枉法腐败变质的重要原因。他曾语重心长地对大臣们说过:“朕昔在民间时,见州县官多不恤民,往往贪财好色,引酒过度。凡民之疾苦,视之漠然,心实怒之。故今严法禁,但遇官贪污蠹害吾民者,罚之不恕。”(《典故记闻》卷二)从维护封建统治阶级的根本利益出发,为使“朱氏天下”长治久安,朱元璋不得不对官吏的腐败行径加大打击力度。在这种形势下建立的监察制度,不啻在明朝的各级政权机构中布下了一张严密的大网,官吏们的一举一动都在他的监控之下。要说这种监察严密到何等程度,不妨看看如下例证:据吴晗先生《朱元璋传》中记载,官员钱宰奉朱元璋之命进行修订《孟子》一书的工作。一日,钱宰下朝回家,因感工作进展顺利,心情颇为舒畅。于是,他便乘兴吟诗一首:“四鼓咚咚起着衣,午门朝见当嫌迟,何时得遂田园乐,睡到人间饭熟时。”第二天钱宰上朝,朱元璋一见他便说,你昨日做得一首好诗。只是我并没有嫌你迟到啊,我看还是把“嫌”字改为“忧”字如何?钱宰闻听吓出了一身冷汗,赶忙磕头谢罪。朱元璋说:“朕今放汝去,好好熟睡矣”,于是便将钱宰遣送回了老家。再有一例,奸臣严嵩在嘉靖十六年时还处于含而未发的阶段,满朝文武尚无人察觉他的奸佞,但是,监察御史桑乔和给事中胡汝霖就提出了对他的弹劾。上述例证足见明朝监察系统的严密。其二,明朝监察制度所采取的是“以卑临高”、“以小制大”、“内外相维”的制约机制。封建社会的行政系统向来是从上而下地进行监督,只有上级官吏才能监督下级官吏的行为,制约他们的职权。因此,“以贵制贱”就成为封建社会的等级原则。而朱元璋所设立的监察制度却打破了上述原则,监察御史品秩低微,仅仅才是正七品官,而六科给事中也只是从七品官,皆属于低级官员。但是,他们却赋予了监察检举那些“位高品尊”的文武百官的大权,有事可以直陈天子。另外,监察官的选拔非常严格,非进士不能录用,这就使监察官的职位显得十分尊崇。同时,监察官的升迁非常快,这对于监察官来说也具有巨大的激励作用。朱元璋所创立的明代监察制度具有“秩卑、位尊、权重、厚赏”的鲜明特征。“秩卑”则因官轻爱惜身家之念亦轻,不会因“高官厚禄”而有颇多顾忌,也不会像官场“老油条”那般处事,对违法乱纪姑息迁就,敷衍推诿,对责任人和相关部门左右逢源,息事宁人。“位尊”则因地位殊荣而敢于进言,同时也可以得到精神慰藉。为使监察官勇于以身殉职,明朝皇帝特别明令凡“死谏、死节、阵亡者都给赠官”的殊荣,极力提倡和宣扬“忠君报国”的理念。“权重”则因有“能整饬吏治之威重”,所以能充分发挥其监察作用。“权重”的结果让监察官们倍感责任重大,激发了他们的进取精神,达到了“以小驭大”的作用。“厚赏”则因奖励丰厚,促进了监察官的锐进精神,使他们觉得从事此项职责,是仕途进身最有利的途径。正是由于“秩卑而命尊,官小而权重”的特点,因此明代的监察制度对于澄清吏治取到了一定的成效。其三,明朝的监察制度具有动态机制,是采取定期与临时相互交替的巡按方式对地方官员进行考察监督。封建社会中的行政监督,一般是采取由固定的上级部门和官吏对下级部门和官吏进行考察。这种办法固然简便易行,但日久成弊,极易形成官官相护的陋习,造成行政监督难以发挥实效。朱元璋为了克服这一流弊,对地方官员的监察采取了定期和临时交替的巡视方法,发挥了监察的作用。同时,对于外派的监察官吏,他采取了定期更换的政策。这些措施,不仅防止了监察官与被监察者相互勾结,沆瀣一气进行舞弊,保证了监察质量,而且也防止了监察机构自身的腐败变质。朱元璋所推行的这一整套澄清吏治的监察制度,表现了他政治上的成熟,以及驾驭国家政权的能力。顾炎武对此曾有过中肯的评价:“今之监察御史,巡按地方,为得古人之意矣,又其善者在于一年一代。夫守令之官,不可以不久也。监临之任,不可以久也。久则情亲而弊生,望轻而法玩。故一年一代之制,又汉法之所不如。而察吏安民之效,已见于二三百年者也。若夫倚势作威,受赇不法,此特其人之不称职耳。不以守令之贪残而废郡县,且以巡方之浊乱而停御史乎?”(《日知录》卷九)在这种制度和机制下,监察官吏成为明朝政坛上一支活跃的重要的政治力量。在明代的270余年当中,涌现出不少优秀的监察官员,他们秉公执法,忠直敢言,为了维护封建统治的正常秩序,甚至不惜以命相搏。如洪武时期御史韩宜可劾丞相胡惟庸;成化时期给事中吴原、御史徐镛劾西厂首领太监汪直;嘉靖时期给事中吴时来,御史王宗茂、邹应龙劾内阁首辅严嵩、严世藩父子;天启时期左副都御史杨涟劾“九千岁”大太监魏忠贤,都是明代监察官壮怀激烈,弹击奸恶中最著名的事例。甚至对于封建王朝的最高君主,有的御史也敢冒杀头之险,犯颜直谏。洪武年间,御史周观政巡视南京奉天门时,恰巧遇见太监正领着一伙女乐往奉天门内走去。周观政当即上前制止,但领头的太监自以为有圣旨在身,不把周观政放在眼里,与其强辩。周观政坚持说就是有圣旨也不得违背大明的内宫制度,坚决不准女乐入内。太监无奈,只好回宫面奏朱元璋。不多一会儿,传出皇上口谕,不再让女乐入宫。周御史可以回去安息。不料,周观政不依不饶,坚持“必面奉诏”。没有办法,朱元璋只好亲自出宫进行安抚,对周观政说,你做得对,我已经反悔,不用女乐了。无庸置疑,正是由于明代监察制度和这些监察官的努力,不仅维护了封建统治的正常秩序,保障了封建国家机器的正常运转,而且也保卫了“朱氏天下”皇权的稳固。尽管明代监察制度之完备,人员之庞大,权力之威重,作用之巨大,超过历朝历代,堪称中国历史之最。但是,由于封建社会本身的性质所决定,这种制度对于吏治的监察并非是万能的,也存在着严重的局限性。其一,中国封建社会是一个专制社会,一切法律、制度都必须围绕巩固皇权和封建专制君主制度而设定,对于监察制度也是如此。明代监察制度所赋予监察官的职责,只是一个“弹劾权”,并不能直接对贪官污吏进行处理,最高的决定权是操纵在皇帝手中。对于贪官污吏的腐败该不该惩治,该何时惩治,惩治到何种程度,以及惩治的范围与力度并不是取决腐败分子罪行的大小、危害的程度,而是取决于皇帝的好恶与喜怒,取决于他个人的利害得失。归根结底,监察制度的实施与否,完全是与封建统治阶级的最高统治者的贤明与昏庸,与他的个人品质和才干联系在一起。由于监察官的权力是皇帝授予的,从根本上说,尽管有了明确的法律和严密的制度,但仍然是人治天下。因为监察官无论怎样弹劾、谏诤,如果得不到皇帝的支持,还是瞎掰!对于吏治腐败的惩治与打击,完全以皇帝本人的意志为转移,皇上说腐败,就是腐败,皇上说该惩办,就得惩办。从明代历史上看,监察官在执行监察职责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得罪既得利益的权贵和官僚特权集团,并遭到这些势力的疯狂抵抗、反扑、毁谤、甚至迫害。所以,监察官们执法办案必须也只能依赖于皇权的保护才能进行。倘若失去了这种保护,不仅吏治监察寸步难行,而且监察官的下场也将是非常悲惨的。从监察制度与监察官吏对皇权的依赖进行分析,明代监察制度背后,散发着浓厚的人治气味。也正因如此,这种监察制度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腐败问题和吏治昏暗的弊端。从对历史上臭名昭著的奸臣严嵩的弹劾案来看,就充分暴露了监察制度的这种缺陷。严嵩,字惟中,号介溪,江西分宜县介溪村人。自幼聪颖,在乡里号称“神童”。明孝宗弘治十八年(1505年),严嵩考中进士,被选中为翰林院庶吉士(练习办事的后备官员)。孝宗病死后,十五岁太子朱厚照继位,是为明武宗。因朱厚照年幼且荒淫无度,导致宁王朱宸濠叛乱。1521年,武宗朱厚照死去,由兴献王朱厚癅 继位,年号嘉靖。嘉靖皇帝笃信道教,严嵩便投其所好,深得明世宗的宠爱。每逢斋祭大礼,嘉靖斋醮焚化的“青词”(一种用朱墨写在青藤纸上的骈体行文,用做祷告上苍,求神保佑)。一概由严嵩执笔。由于这层特殊关系,严嵩得以加封太子太保。嘉靖好道,身居宫苑,在长达四十五年的皇帝生涯中,竟然有二十多年从不上朝,专事玄修。朝中大事,完全依赖严嵩。在严嵩担任内阁首辅的二十一年中,他趁机树植党羽,分据要津,收受贿赂,卖官鬻爵,致使“文武将吏尽出其门”。在当时,严嵩简直是气焰蔽天,权倾朝野,不仅满朝文武纷纷阿附,甚至连六部尚书也曲意逢迎。就在这“黑云压城城欲摧”的形势下,一批批监察官吏却挺身而出,不顾身家性命,与严嵩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从嘉靖十六年到四十二年中,众御史和给事中为搬倒奸臣严嵩,不断上疏弹劾,但一个个却如飞蛾扑火,不断遭受重创。嘉靖二十四年,御史何维柏疏劾严嵩贪罪,将他比做唐朝奸相李林甫,并直言严嵩推荐方士为皇上炼丹纯属邪路邀宠。嘉靖闻之,大为恼怒,不但严嵩毫发未损,反而下令将何维柏逮捕治罪。嘉靖三十一年,御史王宗茂冒死上疏,历数严嵩八大罪状:卖官鬻爵,结党营私;选拔人才,惟贿是问;贪污财物,数额巨大;广占良田,修筑豪宅;纵奴行凶,虐害居民;穷奢极欲,生活腐化;耽误国事,民怨极大;豢养爪牙,扰乱朝政。王茂宗恳请皇上严惩国贼。但是,这一番肺腑忠言,却又遭到嘉靖的厌恶,他认为王宗茂是“诬诋大臣”,将他贬为县宰。严嵩借机又削夺了王宗茂父亲的官职,致使其父含愤而死。紧接着,嘉靖三十二年、三十七年御史赵锦,刑科给事中吴时来纷纷弹劾严嵩,但得到的不是严刑拷打,削籍为民,就是逮捕入狱,充军流放。直到严嵩80岁时,人渐混沌,精力不济,处理朝政,奏对不当,给皇帝所写“青词”又往往叫人捉刀代笔,不能叫嘉靖满意,因此渐渐失宠。嘉靖四十年,御史邹应龙上疏再次弹劾严嵩父子,并言“如果我说的不是事实,请把我的头砍下来以谢严嵩父子”。世宗看到邹应龙的上疏,于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下旨让严嵩退休,贬严世藩充军雷州。但严世藩竟然抗命不从,反而勾结倭寇图谋不轨。嘉靖四十二年,御史林润上疏再次上奏朝廷,世宗闻听大怒,下令将严世藩处死,又下诏将严嵩及其孙削籍为民,籍没家产。喧嚣数十载的严氏父子的丑恶势力,终于土崩瓦解。虽然,明朝有如此严密的监察制度,又有许多一心为国,不计个人利害得失的监察官,但为了反掉一个贪官,竟然花费长达26年的时间,这充分反映出如果以人治天下,那么就算是有再完美的制度也无济于事。因为取悦一人,便可横行天下,控制一人,便可以抵挡住制度的所有进攻。其二,明代的监察制度虽然发展得比较完备,在维护封建统治和巩固皇权方面发挥了极大的作用,但毕竟这些监察官吏是由封建官僚所组成,因此,其自身必然随着封建社会政治制度的日益衰败,统治集团的日益腐化而蜕化变质,最终沦为统治阶级集团内部各个利益派别争权夺势的工具,从而失去了澄清吏治的制衡作用。在明世宗嘉靖至明神宗万历的近百年间,廷臣纷乱芜杂,言官蛊惑是非,皇帝与大臣,大臣与大臣,彼此之间相互猜忌,相互利用。这时候,无论是监察官还是被监察的廷臣,都高举着效忠皇上,反腐败的大旗,相互攻讦。在当时的政治格局中形成了东林、齐、楚、浙四党交恶;内阁、吏部与言官(即都察院御史和六科给事中)三足鼎立的局面。此刻的监察制度与吏治考核机制,已经成为各派党争手中“党同伐异”,“罔上行私”的工具。尽管监察官吏们仍信誓旦旦地声称要“澄清吏治”,稳固国家社稷的“万世基业”,但“居言路者各所其他”。在万历年间,齐、楚、浙三党的党争,竟然是由监察官们一手造成。一旦监察制度成为各派党争的工具,明末国祚消沉的颓势便显露出来。万历年间三次核察官吏,尽管监察制度仍在执行,监察机制仍在运作,但此时的监察已今非昔比,其目的已经不再是吏治的整顿,而变成了各种势力勾心斗角,相互倾轧的角逐,“名为核察官吏,实为党争托辞”。一时间,大臣之间狗咬狗,左右弹劾;朝廷上下无头绪,相互掣肘。同时,贪污纳贿之风也在科道官员中不断滋长,监察官吏“以除奸扶正为名,卖官纳贿为实耳!”(李清《三垣笔记》)
8.朱德“老右倾”的玉米棒子。作家刘白羽曾经清楚的记着这么一件他亲眼目睹的发生在朱德身上的往事:朱德喜欢下棋,以致于忘情,有一次下棋时,彭德怀把一个玉米棒子放在朱德的军帽上,陈赓想要声张,被彭制止,朱德一边下棋,一边默默的把那个玉米棒子拿下来,然后慢慢的放在一边,继续下棋,这时,彭德怀爽朗的大笑起来。刘白羽说的这个事情很有点意思,多年之后,当林彪、毛泽东先后把“老右倾”的玉米棒子放在朱德头顶上时,朱德还是那么默默无语,最后直到对手亲自把这个不同寻常的玉米棒子取下来为止。粟裕大将在文革中开会一上来就说:“总司令那个人啊。”主持人马上打断他:“什么总司令?那是老右倾机会主义者。”粟裕说:“老右倾也是总司令嘛,这是历史形成的结论。”毛泽东说:“朱毛朱毛,没有朱哪有毛?”朱德最初找到陈独秀要求入党被拒之门外,而后通过周恩来找到了组织,此后一直坚定不移,南昌起义失败后,队伍士气低落,朱德振臂一呼,用粟裕的话说:“稳定了军心。”这样才有了后来红四军的另一重要组成部分,才有了湘南起义和井冈山会师。朱德在四军中无疑威望是相当高的,很多人多年之后回忆说:“总司令那时候士兵都喜欢他,干部也喜欢他,他为人有涵养,不霸道,喜欢听大家的意见,你说什么,他也不生气,就那么笑眯眯的听着。”这和作风强悍,有些独断的毛泽东相比,大家心里上的天平自然倾向于朱德了,这才有了后来集体选掉毛泽东的那一幕的动机。朱德带兵打仗也是很有一套的,从他和周恩来指挥第四次反围剿就能看出来,前三次固然伟大,但是,第四次打的是蒋军的精锐,没有几把刷子那是不行的,因为毛泽东的地位在党内的不可争论,因而提起朱德的作战本领讲的最多的则是朱德的“八月失败”,似乎朱德一生就因此以这个败阵来做军事上的总结。林彪在一九五九年八月十八日召开的军委扩大会议上对朱德的“一天也没有真正的当过总司令,一次胜仗也没有打过”的指责也是由此而来。然而,历史告诉我们最早质疑井冈山到底适合不适合作为根本之地的后来也被毛泽东承认了的就是朱德。曾几何时,张国焘要朱德“过来”,朱德说:“朱毛,朱毛,人家都把朱毛当做一个人,朱怎么能反对毛呢?你们可以把我劈成两半,但是决割不断我与毛泽东的关系!”黄超甚至拔枪相向,朱德仍旧告诫张国焘“要给你自己留一个转圜的余地”,警卫员回忆说朱德这句话震动了张国焘,当然也震动了毛泽东,毛泽东亲自送给朱德一句话:“度量大如海,意志坚如铁”。可是,当庐山会议批彭开始后,朱德“老生常谈”时,毛泽东把皮鞋伸出来,用手轻轻的搔了一下说:“隔靴搔痒”。朱德满面通红的不再发言了,其后的军委扩大会议上,林彪带头炮轰中共中央第四号人物可见不是没有来由的,文革时,戚本禹公开贴朱德大字报也不是没有来由的,朱敏回忆母亲康克清被游街后跻公共汽车也不是没有来由的。但是,朱德说:“大字报没有一句话是真的,除了朱德两字。”历史最后证明了这位老人的断言。彭德怀被打倒之后,除了朱德、杨尚昆去看望过他以外,其他人都是几乎不登门的,杨之去是奉了毛泽东的指示,而朱德之去则是尽战友之情。一直以来有个关于朱德的传说,说是批判刘少奇的会场上,朱德不说话,用茶水默默的写下“刘少奇打不倒”几个字,还让旁边的董必武看看。这个传说至少反映了大家对朱德的一个整体的观感。庐山会议结束后,毛泽东对朱德说:“老总啊,你啊,你投了半票啊。”朱德说:“反正我是举手了的,至于手是怎么举的,我就不知道了。”虽则纠缠于旧日的恩怨是非和稍后的朱德“不听招呼”,“烧一烧也是有的”,然而,毛泽东最终还是把朱德留了下来。一九七三年十二月二十一日,中央军委扩大会议在中南海召开,毛泽东一见朱德进来就大声的说:“红司令、红司令。”准备起身迎接,朱德走上前去,二人紧紧的握了握手,毛泽东对左右与会者说:“我们在一起几十年了。”朱德说:“四十年了。”毛泽东接着说:“有人骂你是黑司令,我就不高兴,你就是红司令嘛,我说你是‘度量大如海,意志坚如铁’,张国焘那么逼他,他也没有屈服,伯承同志也没有屈服。”朱德插话说:“跟着主席干革命。”毛泽东说:“红司令,我是保你的,朱毛朱毛,没有朱哪有毛,朱毛是朱在先嘛。”朱敏回忆父亲朱德让她叫毛泽东“伯伯”,朱敏不解:“您比他大八岁,怎么叫他伯伯。”朱德回答:因为他是一个值得我们大家都尊敬的人。
9.朱德的扁担。朱德挑粮上坳,粮食绝对可靠;军民齐心协力,粉碎敌人“围剿”。这首脍炙人口的歌谣,令人情不自禁想起那流传已久的朱德扁担的故事。1928年4月底,朱德、陈毅率领一部分南昌起义和湘南暴动的队伍,来到井冈山,和毛泽东领导的秋收起义部队胜利会师后,国民党把井冈山革命根据地视为眼中钉、肉中刺,千方百计想拔掉它。他们在军事上的一、二次“会剿”失败后,又实行经济封锁,妄图把红军饿死、冻死、困死。为了准备第三次反“会剿”,粉碎敌人的经济封锁,地方党组织积极动员群众为山上送粮。挑粮上山也成了红军的一项经常性工作。在那段艰苦的日子里,朱德经常亲自带领战士们下山挑粮。朱德的扁担就是那时候朱德挑粮使用过的。“朱德的扁担”,见证了朱德与战士们同甘共苦的情怀,这是抗战胜利的保证之一。1928年冬日的一天,天刚麻麻亮,朱德军长又带领部分红军战士和赤卫队员到宁冈龙市挑粮。那年,朱德军长已经40多岁了。他头戴斗笠,挑着满满一担粮和年轻的战士们一道走着。大家想:朱军长晚上忙着思考作战大计,白天还要挑粮,这可会累坏他。他们商量一起到朱德军长面前提“抗议”,劝他少挑些。朱军长似乎看穿了大家的心思说:“同志们,今天我们来比比赛,看谁最先赶到黄洋界上的大槲树那儿!”一听说比赛,战士们劲头来了:“好啊!谁先到大槲树谁是英雄!”一个战士灵机一动说:“朱军长,比赛可以,但有个条件。”朱军长问:“什么条件?”战士说:“你年纪大,不能挑那么多,分给我们一点。”朱军长一听,爽朗地笑起来了:“那可不行!”说着,挑起担子就走了,留下了一阵笑声。休息时战士们议论开来了,七嘴八舌地说,劝也劝不住,讲也讲不过,怎么办?最后大家叫一个机灵的小战士把朱军长的扁担“偷”来藏起来了。战士们认为这样朱军长可以休息了。那知道朱军长砍来一根大毛竹,用柴刀做了一根又大又扎实的扁担,叫军需处长范树德在扁担上写上“朱德记”三个大字,从此,他的扁担再也没人“偷”了。战士们看到朱军长大步流星走在山路上,满脸是汗,军装湿透了,扁担压得弯弯,感动不已。这时,山道上响起一阵阵歌声:“同志哥,扁担闪闪亮,朱军长带头挑粮上井冈;井冈兵强马又壮,粮食充足装满仓;消灭白狗子,分田又分粮;保卫根据地,人民得安康。”1950年代初期《朱德的扁担》被编入了小学教材。1966年文革爆发后,朱德被打倒,称其为“大军阀、大野心家、黑司令”等内容的大标语不仅贴满了北京街头。在十多年之后的1967年2月,同样一篇课文换成了《林彪的扁担》。仅仅数年之后,林彪事件发生,教材又悄然换回了《朱德的扁担》。
10.朱镕基罢宴。《炎黄春秋》上有朱镕基总理开完会,被主人带到宴会大厅,他穿过摆满了美酒佳肴的不下百桌的酒宴大厅,来到他所应坐的首席座位,但他没有就坐,而是走到宴会大厅的一个角落,要设宴人在这个角落里另摆一桌,由他和他的秘书吃工作餐。朱镕基,不愧为新时期的新领导,他罢了宴,又没有给主人太大的难堪,既恪守了温良恭俭让的民族美德,又执行了不准大吃大喝的“生活准则”。报上还说,由于朱总理不肯就坐而只吃工作餐,致使上千宾客都不吃酒宴,朱镕基这一手真是高明。如果,各个部委办都有这么一个朱镕基,我相信,中纪委的反腐倡廉的诸多文件,也就可以省却了,起码可以把反腐部分的“反对大吃大喝”、“不准公款请客”的条目删节下来。如果,我们的各省市,各地区,也都有那么一两个陶铸,我相信,“革命小酒天天醉”的民谣,也就没有了市场。说不定,民谣作者会发表声明:“革命小酒天天醉”作废,请扔进垃圾堆。如果,我现在还在新闻单位的领导岗位上,我将发布一道命令:各记者站同仁注意,如果发现有谁罢宴,都请及时写成新闻稿件,迅速发来,保证立刻见报。
11.退休后的朱镕基。一是闭门谢客,在家读书。2003年3月,朱镕基正式从国务院总理的职位退休,温家宝接任总理。当了7年副总理和五年总理的朱鎔基,退休后,一下子从公众视野中销声匿迹。时至今日,不见踪影的朱镕基,一切都好吗?这位昔日威风八面的铁腕人物,离开轰轰烈烈的政治舞台后,其退休生活又是一番怎样的情景?朱镕基任期届满时,海外媒体曾热衷揣测他的去向,有说可能回清华教书,有说可能回故乡归根,有说可能以某种方式尽余热。至今看来,这些揣测无一正确。正式退休前,朱镕基在最后一次听取香港特首董建华进京述职时,曾向在场询问其去向的记者透露:退休后,将闭门谢客,在家读书。果然,告退政治生涯后,深居简出,低调异常,不再于公众场合露面。与退休后的朱镕基接触过的人透露,现在常以“一介草民”幽默自称,心态也完全回复到平民百姓之状。以前当国务院副总理和总理的时候,屡次自我感慨身上的担子重,压力大大,日子不好过。现在无官一身轻,每天的日子过得自在而松弛。二是最大原则,不谈工作。朱镕基退休后,最大的原则,就是不谈工作。明确表示,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已不在职的他,要求任何人都不要再和他谈工作。离开中南海的总理座椅后,并不固定在北京居住。去过上海,去过湖南,也去了广东。无论在北京,还是在外地,都极力避免与地方官员接触时谈及工作。中国的惯例是,即使退下来的国家领导人来到某地休养,当地领导人亦会进行礼节性拜访。每当这些官位在身的人来访时,快人快语的朱鎔基总是开门见山先行表态:不谈工作。朱镕基在任时,是个公认的“工作狂”。自1951年从清华大学毕业走上工作岗位后,包括被打入“右派”的监督改造在内,总共工作了半个世纪又两年。50多年的工作,早已成为他的生活习惯和第二生命,不过他说放下就放下,丝毫不留余地,也足见他的个性。朱镕基之所以如此重视“不谈工作”的问题,自有其深刻的考虑。作为前任,已经把工作彻底交接给后任温家宝,如果再恋栈地指手划脚,不仅对国务院新班子的领导不利,与自己的做人风格也不符。为此,聪明的朱鎔基避免与任何人谈论涉及“工作”的话题,不愿意带来哪怕一丁点的被动影响。为求双重保险,同时还要求身边的工作人员替他把关,婉言谢绝亲朋好友之外的拜访者。三是文笔上乘,不着为憾。朱鎔基在位时,尽管工作繁忙,但每日的阅读量仍然相当大,除了文件和汇报材料外,坚持阅读国内报刊、香港等海外报刊、英文原版报刊。那时,海外各个层次的来访者,只要和朱镕基见面交谈过,几乎无不佩服他的知识面和记忆力。现在,虽然离开了政治舞台,但从小培养起来的阅读习惯,却没有什么改变。只不过,现在无需再读文件和汇报,可以把更多时间转向兴趣阅读。退休后,开始有计划地阅读过去想读但没时间大块读的书籍,文史哲、科学、人物,种类繁多。过去,人们对朱镕基的记忆和口才有所领教,但对他的文笔水平可能知之甚少。朱镕基在历来重学的湘风薰染下,年轻时文笔就表现出色。据他的中学同学回忆,在湖南长沙一中就读时,有两门功课颇为突出,一门是国文,一门是英文,国文作文和英文作文常常被学校作为范文陈列于玻璃窗中。在此不妨录一段他从长沙一中毕业时给同学的惜别信:“人生聚散本无常,偶然聚合便顷刻要分离,虽然遗憾,又何必悲伤,命运难期,何处不能要逢。我愧无嘉言懿行,足为兄助,但愿他日重逢,耿耿此心依旧,为兄一饮庆功酒。”短短几句,朱鎔基的文采与情愫尽展。朱镕基上大学虽然选择学习工科,曾对记者这个行当表现出浓厚兴趣。1948年在清华大学参与主办过一份名为《晓露》的校内油印报。身兼数职,又是采写,又是刻板,又是给读者复信,虽然很辛苦,但乐此不疲。1999年春节前夕,以国务院总理的身份前往国务院参事室拜年,见到时为参事室副主任、20世纪40年代《大公报》著名战地记者吕德润时,高兴地对吕德润说:“你曾经是我的偶像。”并欣然与吕德润合影。朱镕基迄今为止尚没有机会展示他的文笔,无疑是件憾事。会否利用淡定的退休生活,撰写一本回忆录,目前很受关注。外国领导人退休后,往往会把自己的从政经验和所涉历史,以回忆录形式记载下来。此举无疑是件好事,有助于后人对史的研究和对前人的借鉴。但海外媒体有传,朱言绝不写回忆录。前人大委员长李鹏2003年6月出版了一本《众志绘宏图——李鹏三峡日记》,前副总理兼外交部长钱其琛2003年11月出版了《外交十记》。明达的朱镕基,何以要那么决绝地回避历史?应该以更开放的眼界让退休生活别具意义 。我们希望他能追忆往事,为人们留下珍贵的历史片断。四是喜欢京剧,擅长拉琴。朱镕基1928年10月1日出生。是个遗腹子,还未从母亲腹中降生,父亲便已因病过世。10岁时母亲又撒手人寰。从小被三伯父朱学方收养。据《明报》出版社1998年出版的《朱镕基传》所述,三伯朱学方喜欢京剧,会拉京胡,耳濡目染下,朱鎔基也成了小戏迷。后来,朱鎔基考入长沙一中,正巧教师中也有京剧爱好者,于是朱镕基的京剧瘾得到进一步开发。在票友老师的训练下,不仅唱得有板有眼,而且拉得也有腔有调,在长沙一中时还出演过《贺后骂殿》里的赵光义。寄宿于学校的朱镕基,经常在宿舍里与同学们自娱自乐,每逢节假日,只要朱镕基在,宿舍里就会传出胡琴声。有个舍友学会了两句《击鼓骂曹》,就去找朱鎔基伴奏,结果“平生志气运未通,好似蛟龙在浅水中。有朝一日春雷动,得会风云上九重。”被唱的荒腔走板,与朱镕基的胡琴无法合上调,恼的朱镕基调侃挖苦,“我这真是对牛弹琴啊!”引得宿舍的同学大笑不止。少年时的爱好,现在又成了老年的爱好。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老京剧迷,变得愈老弥坚,拉胡琴已然成为他退休后的一大乐趣。在副总理和总理任上,曾比较低调对待自己的京剧爱好,所以内地人基本上都不知道他喜欢京剧,更不知道他拉京胡还有一手。朱镕基的工作人员中,有一位胡琴拉的蛮有水平,为此不时会同这位身边人切磋琴艺,有时还会谦虚地向他学习两招。更幸运的是,朱镕基的夫人劳安也是个京剧爱好者,过去学过梅派和荀派唱腔。夫妇二人在清华读书时,曾先后在清华京剧队当过票友。现在,当两人兴致都起时,在家来场。五是乐于聊天,谈笑风生。朱镕基与劳安夫妻俩的感情,了解他们的人,都众口一词地说好。朱镕基与劳安的结识,得益于朱镕基中学时的一位同窗好友,劳安是朱镕基一位名为劳特夫同学的妹妹。劳安性情温和,且干练。嫁给朱镕基后,无论政治上受到什么冲击,始终不离不弃,与他携手共患难。在朱镕基卸任前,以总理夫人身份露面时,总是面带微笑默默地伴在夫君一侧。朱镕基自然也以这样的妻子为荣,他曾经公开说过,“她很可爱呀。”生活中,劳安对朱镕基的关怀无微不至,从起居到饮食。朱镕基以前在领导岗位时,只要不是必须,都回家吃饭。朱镕基与毛泽东同是湖南老乡,众人皆知毛泽东酷爱吃辣,但朱镕基却不怎么吃辣,吃得比较清淡,对湖南的笋子和干菜情有独钟。不抽烟,不喝酒,身体运动基本以散步为主,讲究的是持久而非剧烈。朱鎔基进入晚年后,身体上难免有些小毛病。退休以来,做过一次小手术,切除了一个良性肿瘤。听说,这个小瘤子曾让劳安分外紧张,甚至让她寝食难安,当朱镕基的小肿瘤割下后送病理检验证实确为良性时,劳安激动地流下了眼泪。之前,其实所有知情者都认为那不过是个良性小瘤,不会有大碍,所以连中央有关部门都没有报告,但唯有劳安对那小瘤放心不下,直揪心到水落石出。别看朱镕基以前严肃得吓人,现在他去医院看眼、看牙时,其人到哪里,笑声就跟到哪里,且谈笑风生的水平煞是了得,医务人员经常乐成了一团。医务人员反映,退休后的朱镕基很愿意聊天,喜欢像普通人那样东扯西拉。那次,他回忆与中共中央七常委一起去清华大学参加90周年校庆的情景时,绘声绘色地表示,其它领导人进入会场的时候,掌声一般,他进去的时候,掌声雷动。他低头垂目,有意不看大家,但是掌声由不得他控制。对此心中忐忑不安,诙谐地感叹,“这不是害我吗?”朱镕基一旦聊起来,甚至有点刹不住……有时,会自嘲地说,“现在不是怕我没时间聊,是我怕你们没时间聊。” 而每次的幽默,劳安都是最会意的听众。六是书法苍劲,却极吝赐。朱镕基曾是清华大学的博士生导师,还出任过经济管理学院院长和名誉院长。朱镕基的清华教授头衔并非虚戴,他确实带过四位博士生,那四位博士生的名字分别为杨宏儒、陈文、赵平、刘铁民。1987年担任国家经济委员会副主任时,兼任了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后来,调到上海任市长、再调入国务院任副总理,当导师善始善终,坚持把四位博士生指导毕业。对他所带的博士生,从论文的选题,到论证的方法,逐一过目,论文最后的答辩评语,也是他亲自拟写。朱镕基的字,写得遒劲潇洒。读者不妨看一下他1988年写下的四个字“清正廉明”,这年,正是朱鎔基的六十大寿,他特别以这四个字自勉。先不说这些字的政治含义和个人追求,至少从这四个字里,人们可看出朱镕基的书法功底。国人尽知,朱镕基在位时,几乎从不题字。但并没有把书法丢掉,退休以后,练习书法的时间多了,字自然也越写越苍劲。可人们向他索字,仍是颇为吝赐。《凤凰周刊》曾报道,朱镕基在上海的堂兄朱经冶,很多年前就要朱镕基写一幅字给他,可一拖10多年,直到堂兄重病入院,闻讯后才在卸任总理前夕给堂兄送去亲笔题写的“诚信传家经风雨,廉洁为人冶新人”字联。这位堂兄也是个有趣的老人,当年朱镕基刚赴上海市长任时,便前去探望,席间不忘开玩笑地问,“小时候我没有欺负过你吧?”引得朱镕基捧腹大笑。老先生90大寿时,在寿宴上宣读了朱鎔基的上述字联。朱鎔基于书法中,巧妙地把堂兄的名字融入其间,自然多了一番意境。传说,朱镕基对亲戚写他的文章或传记不感兴趣,即使对方兴冲冲地拿来让他过目,他亦毫不客气地说:“不看。”但并非对所有写他的传记都不感兴趣,对一本用英文写的传记表示过关心。七是清官留名,不返故里。朱镕基的祖籍在湖南乡下,家境败落后,父亲朱希圣迁居长沙市,所以朱镕基从小成长于长沙市。有说朱镕基17岁那年,曾回过一次乡下老家。1947年,三伯父朱学方做出决定,让朱镕基与自己的儿子朱锦民一同赴上海赶考。朱镕基在上海同时报考了清华大学和同济大学,结果两所大学均考中。最后选择入读清华,当年清华考生的入选率是4%。自入京读大学后再未回过老家。朱镕基在任总理时,老家的乡亲盼望他回去,他没能成行;退下来后,老家的干部更盛情力邀,但最后还是没有返乡。朱镕基并非对故乡没有情感,心中的顾虑仍然存在。在位时担心家乡拿他旗号行事;下来后,担心家乡拿他包装搞旅游。其实,像这样少年离开乡下老家从此未返的不止朱镕基一个,邓小平从少年时期离开四川广安乡下赴法勤工俭学,即使20世纪50年代出任西南局政委常驻重庆时也没有返回家乡,最后仍是终老未归。朱镕基主导国务院时,曾经先后在多个场合向官员推荐西安碑林上刻录的一则明代官箴:“吏不畏吾严,而畏吾廉;民不服吾能,而服吾公;公则民不敢慢,廉则吏不敢欺。公生明,廉生威。”他从小就会背诵这段箴言,希望每个官员都能明白这个道理。曾在中外记者招待会上说:退下来后,老百姓只要给他一个清官的评论,就很满足了。注重晚节的朱镕基,至今仍视清名高于一切,所以他很注意防范自己的名声被不当使用,对故乡也同样。八是入世热血,出世平和。朱镕基自18岁成年之后,不知做过多少热血之举:北平解放时,是清华电机系的班长,他一马当先,动员傅作义部队的家属进城,以瓦解守城军人的军心;开国大典结束,立即要求加入中国共产党,当月就如愿以偿;抗美援朝伊始,是第一个向党支部递交参战书的清华学生,却未能走成;全校学生会主席大选,积极组团拉票,最终高票当选。大鸣大放时,耿直陈情,结果当上右派;90年代初,中国经济形势极其严峻,以副总理之身兼任中央人民银行行长力挽狂澜;初任总理,放出豪言壮语,“不管前面是地雷阵,还是万丈深渊,我都会义无反顾,鞠躬尽瘁,死无后已。”入世时,他追求轰轰烈烈,波涛汹涌。出世后,他却一下子从公众视线中抽身,突然间消失的无影无踪。谁能想到,曾经那么叱咤的风云人物,说隐就彻底隐了。当然并没有进入深山,仍在人间,与世无争、乐得逍遥地过着平静无波的退休生活。
《文器》自媒体简介:
《文器》自媒体,是全国各条战线骨干重要的思想理论阵地,致力于系统总结宣传各地各部门实际工作经验,汇聚强大的商业合作正能量,秉持文以载道、以文养商、“商”与“文”共辉煌、以文化人、光耀天下的立文理念,着力回答干部群众关心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着力提高各条战线骨干的理论水平,全力倡导经世致用、知行合一的改造天下思想,巩固全国各条战线骨干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致力传播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欢迎开展业务合作、欢迎投稿《文器》自媒体,投稿邮箱:1120439465@qq.com,广告业务合作电话:13759843208,《文器》自媒体招商微信a13759843208.《文器》自媒体将始终保持艰苦奋斗、力争上游、扎实苦干、精心立文的工作作风,与各条战线的骨干们合作共赢、行稳致远、共创辉煌!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XX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百度百家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